第229章 永远的守望者(2 / 2)
这话说得真好。我们北峰人,不就是在守这座“科技长城”吗?
我把这篇影评转发到工作群,附了一句:“明天晨会,大家都看看。想想我们每天的工作,是在为什么样的‘底片’增色。”
很快,楚星河回复了:“就像影评里说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我们每份技术文档、每次安全巡检,何尝不是强国路上的见证?”
王柏发了个沉思的表情:“我媳妇总埋怨我加班多,说我陪设备比陪她时间长。明天我得让她也看看这篇影评。”
看着同事们的回复,我心里暖融融的。这就是我们北峰人的默契——不需要豪言壮语,但每个人都清楚肩上的分量。
我拨通丈夫张涛的电话:“今晚要晚点回去,你先睡。”
“又加班?注意身体啊。”他顿了顿,“安安睡前还问,妈妈是不是又在给大飞机‘打铁’。”
我忍不住笑了:“告诉她,妈妈在给祖国的蓝天绣保护罩呢。”
挂掉电话,我走进空无一人的车间。
夜班工人正在检修设备,见我来巡查,老师傅老宋摘下安全帽打招呼:“孙主任,这么晚还来?”
“来看看‘老伙计’们。”我拍拍身边的机床。
老宋抹了把汗:“放心,这设备我摸了二十年,闭着眼睛都能听出它有没有‘生病’。刚才已经全面巡检过,所有参数正常。”
我点点头,走到质量控制区。质检员小赵正在核对样品数据,见到我立即起身:“主任,这批复合材料刚做完强度测试,全部达标。”
“测试记录我看看。”我接过记录本,一页页仔细翻阅。
每个数据后面都有检测员签名,双人复核签字,时间戳精确到秒。这种一丝不苟的流程,正是北峰质量的保证。
“很好。”我把记录本还给她,“记住,我们检测的不仅是产品,更是空军战士们的安全感。”
巡视完车间,我又去了数据中心。值班的技术员小刘正在监控大屏幕,上面实时滚动着全厂设备运行状态。
“主任,所有系统运行平稳。”小刘汇报。
“加强监控,特别是‘后羿计划’相关服务器。”我叮嘱道,“现在是特殊时期,不能有丝毫松懈。”
回到办公室已是凌晨一点。我打开工作日志,开始记录今晚的巡查情况。这是十四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多晚,都要把当天的重要工作梳理一遍。
日志本已经用到第三本,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有新设备投产的喜悦,有技术攻关的艰辛,有团队成长的欣慰,也有像今晚这样的虚惊一场。每一页都是北峰发展的见证,也是我个人成长的轨迹。
写到最后,我添上一句:“阅兵在即,更感责任重大。守望不分昼夜,安全永无止境。”
合上日志本,我望向窗外的星空。
此时此刻,有多少北峰人还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实验室里挑灯夜战的研究员,车间里精益求精的老师傅,机房前全神贯注的运维员……
关灯锁门,走廊里回荡着我一个人的脚步声。这声音,和十四年前第一次夜班时一样清晰,只是脚步更沉稳了。
走到厂区大门口,保卫处老邢笑着打招呼:“孙主任,又这么晚?您这敬业精神,该去阅兵场上亮亮相!”
我笑笑没接话,心里却泛起涟漪。
是啊,就要去阅兵场了。不是作为英雄,而是作为千千万万个平凡守望者的代表。
夜风吹过,带来初夏草木的清新气息。我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领,走向回家方向。
身后,北峰航空的厂标在夜色中巍然矗立。而前方,万家灯火里,有一盏是为我而亮的。
这样的夜晚,平凡,却值得永远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