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各有千秋!(1 / 2)
三日后京都兰亭园。
园内亭台楼阁,曲水流觞,处处张灯结彩。
京中各大世家的婢女们捧着茶盘,低头碎步,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夫人们聚在一处,言笑晏晏,目光却不时飘向园门。
“听柳府的管家说,卢大人今日会来。”
“也不知是哪家的千金,能有这般福气。”
话音刚落,园门外一阵轻微骚动。
户部尚书家的嫡女沈若兰到了。
一袭淡青色长裙,手持一柄苏绣团扇,步履轻盈,举止间都是刻入骨子里的优雅。
这就是百年世家养出来的气质。
沈若兰一进园,立刻便有几位夫人笑着迎了上去。
“若兰真是越发出落得水灵了。”
“这身段,这气度,不愧是尚书家的千金。”
沈若兰含笑一一见礼,应对得体,不卑不亢,几句话便将几位夫人哄得心花怒放。
其中一位夫人拉着她的手,亲热地上下打量,嘴里啧啧称赞:“瞧瞧,这才多久没见,我们若兰真是越发标致了。这身段,这气度,尚书大人和夫人真是好福气。”
沈若兰闻言,非但没有丝毫骄矜,反而故作羞赧地轻轻抽回手,用团扇半掩住唇角,一双美目笑成了弯月。
“王夫人可莫要取笑若兰了。”
沈若兰声音清脆,带着几分小女儿家的娇憨,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王夫人的发髻。
“您日这支南海明珠钗,衬得您肤白胜雪,气色红润。若兰这点姿色,在几位夫人面前,不过是萤火之光,哪敢与皓月争辉?”
这话一出,王夫人顿时眉开眼笑,下意识地扶了扶发髻,眼角的笑纹都舒展开了。
谁不喜欢被夸?
尤其是被沈若兰这样才貌双全的晚辈,用如此巧妙的方式夸赞。
不等王夫人再开口,沈若兰又转向她,语气里带着一丝羡慕:
“再说福气,谁能比得上王夫人您?我可听说了,您家公子上月秋猎拔得头筹,得了陛下亲赐的宝弓,这才是光耀门楣的大喜事呢!若兰不过是沾了父亲的光,平日里循规蹈矩罢了,哪有什么福气可言。”
三言两语,既谦逊地抬高了对方,又显得自己乖巧懂事,不争不抢。
几位夫人被她捧得熨帖无比。
“你这孩子,嘴巴就是甜!”
“何止是甜,这份玲珑心思,满京城的大家闺秀里,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看着被哄得心花怒放的几位贵妇,周围其他世家的小姐们眼中,不由得闪过自愧不如。
同样是尚书家的千金,沈若兰这份滴水不漏的手腕,便足以让她们望尘莫及。
就在此时,人群中不知是谁低声说了一句。
“说起来,卢大人不也是算是尚书府出身么?沈公当年也是尚书一职,跟若兰小姐,倒真是门当户对。”
一句话,让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有些微妙。
沈若兰笑了笑,没有回应。
目光轻扫,在园中寻了个视野最好,却又不那么扎眼的位置坐下。
不多时,工部侍郎家的姜婉仪也到了。
她选了身素色长裙,未戴任何珠钗,只用一根木簪挽着长发,气质温婉。
与沈若兰不同,姜婉仪倒是没有主动与任何人攀谈。
径直走到一处石桌旁坐下,静静看着满园春色。
有位夫人想上前攀谈,被旁边的人拉住。
“姜侍郎家的女儿,性子一向如此,不喜应酬。”
“听说她整日只爱摆弄那些图纸机括,不像个女儿家。”
.......
就在此时,林家千金林诗韵姗姗来迟。
一身月白色长裙,面容清冷,对周围的热闹视若无睹,径直走向了园中最偏僻的角落,独自赏花。
林诗韵这份摆在台面上的孤傲,倒是让不少人暗自蹙眉。
“这林家小姐,架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才女嘛,总是有些脾气的。”
户部尚书夫人作为今日的东道主,满脸堆笑地拍了拍手,将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
“诸位姐妹,今日春光正好,不如便以‘春’为题,各作一诗,为雅集助兴如何?”
众位千金纷纷应下,场面看似和谐。
沈若兰作为女儿,母亲开口了,第一个站起身,手持团扇,未语先笑。
“小女便抛砖引玉了。”
声音清脆,朗声吟诵:
“东风解冻散轻寒,万物峥嵘待鼎迁。旧岁枯荣随雪去,新朝气象入云烟。”
诗句一出,满场皆静。
随即,爆发出阵阵喝彩。
“好一个‘新朝气象入云烟’!”
“这诗不仅写了春色,更暗合了卢大人的《革故鼎新疏》之意,当真是妙!”
沈若兰含笑坐下,接受着众人的赞美,眼角余光却瞟向了姜婉仪和林诗韵。
姜婉仪随后起身,向众人微微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