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续1 故国来使(1 / 2)
接下来的几日,大唐使团被以最高规格的国宾之礼款待,住进了都城最好的驿馆。宴饮、游猎、观赏乞儿国特有的风物表演,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极尽地主之谊。然而,在这觥筹交错、宾主尽欢的表象之下,暗流始终涌动。
裴文卿与孙德海显然并未放弃他们的使命。在一次仅有双方核心人员参与的小型宫宴后,裴文卿寻了个机会,恭敬地对毛草灵道:“凤主殿下,太后她老人家除了手书,还有些体己话,嘱托臣务必私下转达殿下。不知殿下可否拨冗……”
毛草灵心知肚明,这是要单独摊牌了。她神色不变,微微颔首:“裴大人客气了。既是太后嘱托,本宫自当聆听。明日巳时,御花园暖阁,本宫备茶相候。”
翌日,御花园暖阁。
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厚厚绒毯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阁内暖意融融,茶香袅袅。毛草灵屏退了左右,只留两个心腹宫女在门外伺候。她今日穿着一身较为家常的杏色宫装,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威仪,多了几分柔和,却依旧气度不凡。
裴文卿与孙德海准时到来,行礼入座。
寒暄几句后,裴文卿便切入了正题,他语气愈发恳切:“殿下,太后与陛下对您的思念,实是发自肺腑。您离京十年,长安城中,旧日景物多有变迁,唯太后与陛下对您的牵挂,历久弥深。”他顿了顿,观察了一下毛草灵的神色,见她只是平静地拨弄着茶盏,便继续道,“太后常说,当年让您远嫁,实是情势所迫,心中一直存有愧疚。如今我大唐国力更胜往昔,四海宾服,已无需再以公主和亲维系边陲。接您回去,享天伦之乐,补这十年分离之苦,是太后与陛下最大的心愿。”
孙德海在一旁尖着嗓子补充道:“是啊,凤主殿下。您不知道,宫里这些年,但凡有什么新鲜玩意,或是得了什么稀罕贡品,太后总念叨着,‘若是文成在,定会喜欢’。陛下更是将您昔日在宫中居住的殿宇保持着原样,日日派人打扫,就盼着您有朝一日能回去看看呢!”他说着,还抬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
毛草灵心中冷笑。愧疚?思念?若真有那般情深意重,为何十年间,除了例行公事的问候,再无只言片语的真心关怀?如今见她助乞儿国崛起,便想起这份“愧疚”和“思念”了?无非是看中了她如今的价值。
她抬起眼,目光清亮,语气温和却带着疏离:“太后与陛下的厚爱,本宫感激不尽。只是,本宫既已嫁入乞儿国,便是宇文家的人,是乞儿国的国母。十年来,陛下待我情深义重,臣民待我尊崇爱戴,我早已将此地视为故土。如今乞儿国百业待兴,诸多政务离不开本宫,此时谈及归宁,恐非其时。”
裴文卿似乎早料到她会拒绝,并不气馁,反而抛出了更具诱惑力的条件:“殿下此言差矣。您回归大唐,并非舍弃此地。陛下已思虑周全,您受封‘国后夫人’后,地位尊崇,仅在皇后之下。届时,您在大唐的一句话,对乞儿国的影响力,或许比您在此处躬亲政务更为深远。大唐与乞儿国亦可借此良机,缔结更为牢固的盟约,互通有无,共谋发展。这于两国,于殿下,皆是两全其美之事啊!”
他这话说得漂亮,实则暗藏机锋。一方面以更高的权位和对乞儿国的“影响力”相诱,另一方面,也隐隐点出,若她不回去,是否会影响两国关系?
毛草灵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动作优雅从容。放下茶盏时,她唇边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裴大人真是巧舌如簧。只是,本宫有一事不明。若本宫记得不错,当年和亲,乃是两国定下的十年之约。约定十年内,乞儿国保边境安宁,向大唐称臣纳贡。如今十年期至,乞儿国不仅做到了约定,国力更是蒸蒸日上。按约,两国当重新议定关系。不知大唐陛下,对于此事,有何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