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我请国宝坐镇,半个娱乐圈都慌了(2 / 2)
“遇到难处了?”郑老抿了口茶,开门见山。
江旗苦笑一声,点了点头。他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将公益音乐节的构想、遇到的困境,以及网络上的那些非议,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他讲得很坦诚,没有夸大自己的理想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窘迫。
郑老静静地听着,始终没有插话,眼神古井无波,看不出是支持还是反对。
直到江旗说完,郑老才放下茶杯,缓缓开口,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江旗你觉得音乐是什么?”
江旗愣了一下。
这个问题太大了也太根本了。他想了想没有说那些“音乐是艺术”、“音乐是灵魂”的空话,而是说起了自己的感受。
“对我来说音乐最开始是活下去的工具。”江旗的声音很平静,“在福利院的时候,学会弹吉他,就能在街边卖唱,换几个馒头。后来音乐是表达的出口,心里的苦闷不甘写成歌唱出来就舒服多了。”
他顿了顿抬起头看向郑老:“但现在,我慢慢觉得,音乐是一种‘连接’。它能连接我和听众,也能连接一颗心和另一颗心。就像小石头弹的《小星星》,连接了他自己和那个自闭症的孩子,让一个封闭的世界,照进了一束光。”
“所以,我想办这个音乐节,就是想把这种‘连接’放大。”江旗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现在圈子里很多人,把公益当成一种表演捐点钱发个通稿,就结束了。我想告诉他们,公益不是独角戏,它应该是一场大合唱。不管你是一线顶流,还是地下乐队,只要你愿意,都可以站上这个舞台,唱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用音乐,把所有相信爱的人,连接在一起。”
郑老定定地看着他,浑浊的眼中,渐渐泛起一丝光亮。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回屋里片刻后拿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把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旧吉他,琴身上有不少划痕,但被擦拭得一尘不染。
“这把琴,跟了我四十年。”郑老抚摸着琴身,像是在看一位老友“当年我就是抱着它去乡下去矿山去边疆给那些不认识我,也买不起门票的人唱歌。那时候没有舞台,没有灯光,有时候唱完,连口热水都喝不上。”
他看向江旗:“你知道我图什么吗?”
江旗摇了摇头。
“我图的就是你刚才说的那种‘连接’。”郑老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我看到一个不识字的老乡,听完我的歌,学会了哼调子;看到一群刚下矿的工人,听完我的歌,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那一刻我觉得我唱的每一个音符,都有了意义。”
他把吉他递给江旗:“你现在做的事,和我当年做的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你的舞台更大,面对的诱惑和非议也更多。”
郑老重新坐下,端起茶杯,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你问我愿不愿意当这个名誉主席。我的回答是,我不仅愿意,我还要上台,为你们唱一首歌。”
江-旗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和狂喜。
“而且,”郑老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补充道,“我那几个还没唱不动的老伙计,估计对这种热闹事,也会有点兴趣。我去问问他们。”
江旗的心脏,因为巨大的惊喜而狂跳起来。
郑老口中的“老伙计”,那可不是一般人!那是华语乐坛真正的泰山北斗,是国家队的殿堂级歌唱家!
他知道这盘棋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