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原来汉王也通曹(1 / 2)
第349章原来汉王也通曹
「这...陛下...
'
见曹安民脸色惨白,话语间吞吞吐吐,一副被吓坏的架势。
袁术摇了摇头,宽慰之,「安民为朕爱卿,朕寄之以厚望。
怎么?在曹爱卿眼中,朕难道就是这等漠视臣下生死,会牺牲爱卿之性命,以成大事之人乎?」
曹安民:「.
「'
我的当世第一阴谋家陛下,难道您不是吗?
所幸不待他如何斟酌措辞应对,便见袁术又从怀中取出一封准备好的书信,谓之曰:「朕近闻曹操纳杨修之计,效仿汉国新制用以军功。
以半数之功,酬倍数之犒,倾洛阳之财,何以维系长久?
如朕所料不差,杨修死期将近。
只怕不久之后,当洛阳财政入不敷出,再难兑现军功制的赏格,便是杨德祖作为替罪羊,被曹操斩杀之日。
目下若朕给他一条生路,德祖必倾力以报。」
袁术说著,浅笑吟吟看向曹安民。
曹安民接过书信,恍然大悟。
「陛下的意思是,让我去劝降曹操是假,劝降杨修是真。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要我以给曹操送劝降书的说客名义混入辕关,到时候只要暗中联络上杨修......」
曹安民说到一半说不下去了,他脸上血色全无,惨白如纸。
陛下啊,您的这个计划很好,就是有点费安民。
到时候杨修是有通袁之心,会开始为献关谋划了,但我要怎么活著出来啊!
您刚才还说,咱是您寄以厚望的爱卿,不会牺牲爱卿性命成就大事呢?
不想袁术闻言,只冷冷道,「胡思乱想。
爱卿想什么呢?在曹操的眼皮子底下暗度陈仓,朕怕你信还没送到杨修手里,人已经先被他斩杀。
这封信与杨修,正是曹卿你在曹操面前,安生保命之投名状。」
「啊?」
曹安民有点懵,甚至还莫名有点小感动。
「陛下,牺牲杨修这枚大概率会通袁的暗子,只为保我性命。
小臣何德何能,诚惶诚恐!」
「牺牲?
无需任何人牺牲,德祖是个聪明人,见信当知朕心意,自有保命存身之法。」
袁术说著继续给曹安民吩咐,「除了这两份最为关键的书信,朕会交在你手里。
另外还有夏侯渊、夏侯惇、夏侯霸、乐进、李典等人,写给曹营故交、旧部之劝降书信一百三十二封。
这些书信会交由此番随你出使的三百仪仗扈从之中。
届时他们会趁著曹操被你以杨修之事吸引之时,寻访通袁义士,共襄匡汉盛举。」
曹安民醍醐灌顶!
原来陛下在第三层,自己和杨修都是放出来转移曹操注意力的诱饵,真正的暗度陈仓在这里!
「陛下,臣明白了。
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全力掩护他们行动,务必将这些书信送入义士们手中。」
面对他表的忠心,袁术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你明白什么了?
曹操会派人盯著你,难道就不会盯著这些仪仗扈从?
整整三百人夜探曹臣府,曹操又不是瞎子聋子?
曹爱卿啊,请你调整心态,站在一个坚定曹臣的立场上考虑这些事。
曹操他不是说你来朕这里,是在卧薪尝胆,营图反正的吗?
朕看这个机会就很好。
爱卿啊,请你本色出演,无论是杨修、还是这些人,哪怕是朕,都尽情的出卖给曹操。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活著回来,继续你卧薪尝胆,再次窃取我汉国机密的大计呢。」
曹安民:
」
」
不是,汝闻,人言否?
见鬼了,汉王陛下让我坚定的站在曹臣的立场上,把他的全部计划出卖给曹操?
难道汉王也通曹?
这一层又一层的,曹安民感觉自己的脑子已经完全转不过来,都糊涂了。
袁术也没在意他眼底的不可置信,只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爱卿啊,不必多想,拿出你以往的本事,本色出演即可。
汝这趟入曹营,也没别的任务,出卖朕就是你的任务。」
曹安民:「???」
望著曹安民恍恍惚惚间离去的背影,袁术独自坐在云雾缭绕的案几之后,无声的笑了。
说实话,他从来没信过曹安民。
既然曹安民曾经会为了活命出卖曹操,焉知今日不会为了活命出卖自己?
那么显而易见,今日无论给曹安民安排的是什么任务,哪怕再怎么千叮咛万嘱咐,要曹安民小心行事,绝不可泄露给曹操。
但曹安民仍然有可能会一进辕关,就把一切都出卖了,以求能在曹操面前活命。
可唯有一个任务,就是打死曹安民,也不可能出卖给曹操。
因为已经被出卖的事情,无法再次被出卖!
如果朕给曹安民安排的任务,本就是让他出卖朕,他又如何能出卖他是来出卖的这件事呢?
双重否定等于肯定,双重出卖即是不出卖!
第一层劝降曹操,第二层劝降杨修,第三层劝降曹营群臣,这三层所有的事情都能被出卖。
唯独第四层,让曹安民出卖这一切的这个任务,无法被出卖。
就算曹安民想要出卖,他又要怎么给曹操说呢?
【伯父,安民接下来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秘密,你可千万不要吃惊。
原来汉王也通曹!
我这次来的真正任务,其实是汉王让我来出卖他自己。】
袁术想到这层,他都忍不住笑了,似这等鬼话,曹安民敢说,曹操也得敢信啊!
想来只图保命的曹安民,是不敢用自己的小命,来试探曹操会不会相信他这些鬼话的。
至于前三层的书信嘛。
第一层劝降曹操的那封,不过是把曹安民送入辕关的名头。
第二层的杨修是个聪明人,最会揣测人心。
那便且看德祖,你在看到这一封信出现的第一时间,能否与朕心照不宣,以得求生保命之法。
至于第三层那一摞书信嘛。
就算曹操得了曹安民出卖的消息,能把这些书信都拦截住,可看著书信上那一行行姓名,疑心就真的能消除了吗?
劝降?通袁?
又不是只有书信送到手里的,才是通袁义士,更不是唯独信上列名之人,才有向汉之心!
在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这一位位心腹爱将倒戈投汉之后,今时今日的你。
阿瞒,汝当何以抉择呢?
是将这份猜忌放在心底,日日夜夜在怀疑中受煎熬。
又或是将计就计,试探麾下臣子的忠心?
果真如此,那便是第五层,此计可以将军了。
毕竟人心最是经不起试探的。
何况朕让曹安民出卖的一切情报都是真的,唯独这书信的数量是错的。
届时两相数量有差,你是信这些夏侯惇等人的故交旧部,还是相信将一切都主动出卖给你的好大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