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三百五十一章 请诛操满门!

第三百五十一章 请诛操满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什么汉王书信,毫无意义的信,又何必去看?

想要榨干修的最后价值?那么大家就都别玩了!

拿下!拿下!统统给我拿下!

望着小厮惊骇欲绝间,跑去通传的背影,杨修冷笑连连。

“修今仗义报国,丝毫不受袁贼蛊惑,为国除贼,将曹安民人赃俱获。

那么曹公,汝又该如何应对呢?

总不能因为修太过忠正不阿,而要杀我吧?

大庭广众之下,这可说不过去。”

而对杨修来说,无论结果如何,只要靠着这身大义凛然的皮,熬过了今夜这场危局。

那么在曹操眼里,已经是个死人的自己,无论他多想杀了自己,总也得留到军功制度事发之时,再物尽其用。

至于到那时,又该如何求生,便看汉王手段了。

既然今夜自己身上的这些事,是汉王布下的幌子,而汉王也没有给自己留下除了大义凛然举报曹安民以外的生路。

那么自己只要顺其自然,按照汉王留下的唯一生路走,便是心照不宣,在配合汉王的计划。

想来将曹安民人赃并获,定下他的通袁之名,以他曹操亲侄的身份,定能在曹营之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样大的幌子,应该足够引人注目,能配合汉王实现图谋了吧?

此间心有灵犀,使汉王计谋功成,若曹操在杀自己之前,已然败亡,自可得生路一条!

随着杨修将曹安民通袁,并被人赃俱获的消息通传,曹营之中怎不轩然大波?

群臣岂能错过这等好.岂能不在曹相陷入危机之时,挺身来助?

未几,杨修府上这间偏厅已人满为患,众人皆对押在堂下的曹安民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什么?曹安民居然不是卧薪尝胆,而是真的投袁了,此前一直都是骗我们的?”

“此人演技精深,莫说我们,竟连丞相也骗过了?”

“骗过丞相?我看未必,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曹安民可是”

“噤声,这种事也是我们能议论的?不要命了。”

“是极,我等且少说两句。

倒是这位杨德祖,看来还真是个不要命的,连这等事也敢捅破。”

“肃静,切记祸从口出!

且等丞相来了,看他如何决断,我等为人下臣,只奉命便是。”

厅中人头攒动,议论纷纷,唯杨修立在堂上,手捧那封未拆封的书信,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但莫名被押下的曹安民却是一脸懵啊!

见鬼!我成通袁贼了?

好叭,虽然我确实是通袁贼没错,但我这次可是跟伯父通了气的,奉命办事。

这也能说我通袁?

主要是这计划变故的太快了。

在曹安民想来,既按汉王所言,杨修早有通袁之心,那么看见自己携汉王书信至。

他难道不应该小心翼翼将自己请进去,等将汉王书信拆开看了,再做决断吗?

届时无论是将书信上交曹操,以证清白,还是汉王书信之上,另有安排,咱们都可以再商量嘛。

曹安民都想好了,这次见了杨修,就立马将他之前在曹操处商量的那些,都出卖给杨修,然后问计于他。

毕竟汉王在自己临行前都交代了,这个杨修早怀通袁之志,是自己人。

可他哪里想到,这面都没见上呢,就先被杨修出卖了。

合着我这个曹操之侄是真通袁,你这个袁术之甥是真曹贼啊!

此刻,曹安民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只觉头皮发麻。

也就幸好自己听汉王的命令,连面都没见上之前,也更提前的出卖了杨修。

否则一会曹操来了,曹安民都不知道要如何解释。

少顷,随着一道身影走来,全场为之一寂,再无喧哗之人。

来人,正是曹操!

他缓步踏来,及至主位之上坐下,冷眼扫视全场。

曹操这会是真有些恼怒了,这个曹安民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们伯侄俩是计划着,通过杨修之事,吸引自己与群臣的注意力,以合情合理的放那一百三十二封书信送出。

但不是这么个吸引之法!

这下好了,大家的注意力是被吸引过来了,但本相也陷进来了。

这会虽然可以明说曹安民是奉自己的命令以试探杨修,但若这样明说了,群臣不就都知道这手段了,那一百三十二封书信还怎么试探他们?

对曹操而言,眼下也唯有一个法子了,拖!

现在杨修这事闹这么大,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那么一会群臣回去,看见通袁书信出现,就显得合情合理。

不少人定会以为这是袁术手段,以明面上的杨修和曹安民,转移注意力,暗度陈仓给他们送信。

曹操思虑之间,见他脸色阴沉却不说话,杨修大义凛然,主动上前谏曰:

“今曹安民假意卧薪尝胆,实行通袁之举,暗递袁书,以说忠义。

修一腔肝胆,满怀肠热,岂能受此袁书?故献之于丞相。

今曹安民通袁,人赃并获,证据确凿,还请丞相处置。”

曹操面沉似水,接过杨修递来的那封未拆书信一观。

只见其上大体意思便是:军功制不能长久,曹操欲以汝顶罪之语,最后劝杨修这位好外甥,想办法里应外合,归顺汉国,有泼天之功之类。

曹操看罢,深深看了似乎对这封书信不屑一顾,也不曾拆封,故对此中内容毫不知情,一脸忠义的杨修一眼。

他冷笑一声,也不将书信公示众人,只以目示安民:

“安民,今人赃并获,伯侄一场,汝还有何话言说?”

曹安民本想解释这一切不是咱们商量好的吗?但见曹操眼神示意,遂知计划还在执行之中,这会还不能暴露。

故只得低头一叹,“小侄无话可说。”

曹操满意颔首,吩咐曰:“押下去,明日午时问斩祭旗。”

反正此间计划,用不到天亮,便可真相大白。

到时无论是曹安民,还是因为曹安民通袁而导致的九族尽诛,都不会发生。

接下来他需要的,不过是如何找个说辞,拖过今夜这一关。

他遂问满宠,“家中有人通袁,以何罪论?”

满宠大惊失色,“丞相岂可议罪?”

“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

今操先伏法,汝等回洛阳,再诛操满门。”

言罢,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

众人惊惶无地,忙上前来拦。

见群臣抢下剑来,誓死不让他自戕。

曹操沉吟良久,乃曰:“既群臣相请,吾姑且免死,割发代首,留待有用之身。”

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待归洛阳,吾当亲诛九族,以明法令。”

群臣无不悚然,伏匐地上,面无人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