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请封玄德为兖王!(1 / 2)
第353章请封玄德为兖王!
暂且压下心头疑虑,曹操抬眸凝视关羽良久,见他长拜不起,到底一声长叹,劝慰之。
「云长切莫著急,玄德与操同为汉臣,共保国家,他若有难,我岂不救?
只是此皆袁营书信一家之言,未必足信。
想来最新的充州军情,很快就能从洛阳送来,届时等军情送到,得知了玄德的近况,再议不迟。」
关羽虽亦知曹操所言有理,大哥兵败充州之事,皆是袁营书信所言,许是虚言诓骗,就为调走自己,使自己和曹操生出嫌隙,犹未可知。
但心中到底牵挂大哥安危,生怕若晚去一步,便与大哥天人永隔,悔之晚矣,故仍是长拜。
「还望丞相成全!」
「够了!
云长汝为汉寿亭侯,乃是天子亲封,可看看你今日这般,不顾大局,一心要本相徇私。
你到底是汉家臣子,还是他刘备一人之臣?」
曹操越是看见他为刘备这样就越是来气,有心想借此坑杀刘备,但又担心关羽会因此生怨,况且充州也不容有失,以免洛阳天子遭劫。
故他略一沉吟,还是对关羽苦口婆心相劝。
「云长,你也莫怨我。
目下大汉倾颓,国事衰微,伪汉大军,就在关外。
这等时候,无论是你,还是你摩下的大军,辕关如何离得了?
倘使辕关破,袁军长驱直入帝都,使天子蒙难,难道是玄德所愿意看到的吗?」
关羽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曹操抬手制止了他,慰之曰:「当然,兖州同样不容有失。
本相会立刻修书一封,调防守北方的段煨军分出部分兵马,支援充州,另外洛阳城里的天子禁军也可再抽调五千人出来,先行赴兖支援。」
曹操说著眸光越发深邃,饱含深意的打量堂下几次想张口说话,又忍住的关羽,面上笑意越发温和。
「虽按此信所言,偌大充州,玄德已发发可危,但所以危急者,不过因玄德名誉有污,难以御下。
操可请命天子,以玄德此番抵挡伪齐,又二十年来匡扶汉室之功业,特封他为兖王!
太祖高皇帝立白马之盟,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今玄德本为大汉宗亲,景帝玄孙,封他为王,正可提振汉室人心。
届时玄德以王命号召四野,御令下而统州郡!
有此天子诏为凭,王命为书,想来足够收拢麾下,重整旗鼓同吕布再战。
云长,你还有什么要担忧的呢?」
曹操话语幽幽,意味深长。
充王?麾下只有陈留一郡的王吗?玄德,这次看你还不死!
反正这会袁术、袁绍、吕布都称王了,乱世至此,人心向背,所谓的白马之盟,早已一文不值。
估计再拖上一段时间,凉州的马腾,都能称凉王了。
与其等著将来,刘备到处流窜,自己挑选称什么王,不如趁现在把刘备按死在充王上。
如此不仅能将刘备榨于价值,聚集他最后的人望气运,在充州抵挡吕布,为洛阳拖延时间。
二来,失去了齐地,贪图兖州复国的吕布,必与他不死不休!
三来,就是眼前的关羽了,看看,本相为了你的请求,都给你大哥封王了,你总不能再令本相为难了吧?
这封王的皇恩浩荡,云长,你总不能说我在坑害玄德吧?
至于说给刘备封王,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
不说这乱世之中,刘备想称王自己就能称,单就他这一郡之地的充王,就能笑死天下人。
一个夹在汉王、齐王、魏王中间的兖王,玄德啊,今番你不死谁死?
何况目下也唯有刘备能帮著自己一起匡扶天子,共抗逆贼,多少算是个比吕布靠谱的盟友。
就算真有后患,也是袁术他们头疼。
关羽:「???」
不是,我请求去支援我大哥,您直接给我大哥封王是怎么个事?
尽管感觉哪里怪怪的,但关羽还真被曹操这一手堵的哑口无言。
不仅请求的话语被堵住,他甚至还得承曹操这份情。
毕竟这可是封王啊!
与袁术、吕布这些自封的伪王不同,若得天子封王,重振门楣,大哥这半生沙场拼搏,匡扶汉室也算有了意义,他三兴炎汉的志向也有了实现的希望。
大哥一定会很开心的!
此天恩浩荡,关羽又怎能不承曹操之情,而继续在辕关危难之时,抽身而退,将对他和大哥皆恩重如山的曹操,留在此地,独木难支呢?
所幸曹操已做了安排,继续调兵去支援大哥了。
念及至此,关羽心底一声长叹,谢恩道。
「曹公对大哥之恩,关某誓死难报。
便暂依曹公所言,且稍待州消息。
然若大哥果真有性命之危,关某可将兵马留下,助曹公抵御袁逆。
哪怕千里万里,只身也要往寻大哥,共赴桃园之约。
此事关某已提前说清,还望曹公恩准。」
曹操:
」
「'
刘玄德他到底有什么好?千里万里,你就一个人也非得去找他?
哼!也罢,空有王命,而无实力,上一个如此称王的吕布,齐国已一朝覆灭。
本相只盼他刘玄德真有本事,能多支撑一些时日,免得不久之后,后方洛阳告急。
此时的曹操对刘备的态度,可谓极为复杂,既想他作为盟友能坚持下去为自己分担压力,又想他早早战死,好让关羽归心。
故此一阵沉默之后,曹操暂且压下心头情绪,满脸堆笑安慰关羽。
「云长此诺,操且应下了。
接下来这轘辕关,可还仰仗云长。」
「定当竭力,誓死以报!」
关羽之后,曹操继续一个接一个接待这些主动来献书自首的臣子,明面上他浅笑吟吟,只将交完书信之人,请到一边暂候。
终于在天光破晓,露出一抹晨光之际,这漫长的一夜逝去,曹操也收完了最后一封通袁书信。
就在众人静若寒蝉,等待著曹操宣布今夜此事的最终结果之时,便见一侍者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