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章 傻柱危机(2 / 2)
他深知老太太好吃,但更怕她毫无节制地把那点老底子折腾光,将来自已接手时落个空。
于是,他吩咐一大妈,明面上对老太太更好些:白面馒头从偶尔一次改成两三天做一个,肉也保证每周有一次,只是那肉片切得薄如蝉翼。
聋老太太人老成精,哪能不明白易中海那点算计?她心里门儿清,这是怕她吃穷了家底呢。
她对一大妈送来的东西照单全收,心安理得,而自已私下买零嘴的行动则做得更加隐蔽,主打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轧钢厂里,由于林远未雨绸缪,早早与山东方面建立了稳固的物资协作关系,今年工人们的年礼准备得格外顺利充足,采购科上下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临到年关焦头烂额。
科里同事,尤其是许政下台后新提拔上来的一组组长,对林远的前瞻性和运作能力心服口服,积极配合他的工作。
厂委的领导们看在眼里,对林远更是青睐有加,连之前卡住生产脖子的关键部件——苏联机床所需的特种轴承,也在林远的运作下,于洛阳轴承厂刚刚实现国产化量产的第一时间就被轧钢厂成功采购到位。
这份能力和效率,让人不得不服。
即便是与李怀德隐隐不对付的杨厂长,私下里对林远的工作能力也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颇为欣赏。
只是在他看来,林远身上“李怀德派系”的烙印太深,已无法拉拢到自已麾下,这让他感到些许遗憾,但也仅此而已。
在他心中,工作能力归工作能力,派系站队归派系站队,界限分明。
由林远从左家庄接进城的杨二华一家,总算在城里安顿了下来。
厂里给他们分了大杂院里一间二十多平米的屋子,虽然比不得乡下宽敞,但比起许多挤在十来平米小屋里的工人家庭,这待遇已算相当优厚。
这自然是李怀德亲自试过杨二华手艺后,特意向房产科打了招呼的结果。
消息传开,不知引得多少等房结婚或一家数口挤通铺的工人眼红心热,一个刚进厂的乡下厨子,凭什么?
可这话也只敢在肚子里嘀咕,谁让人家背后站着李副厂长,且确实有一手能让领导开金口的好本事。
李怀德将杨二华安排进了第二食堂,不但给了他正式工的身份,还不知从哪儿弄来几本泛黄带着油渍的旧菜谱丢给他,嘱咐他“没事多琢磨,好好练”。
平日里没有招待任务,杨二华就在二食堂后厨掌勺。
二食堂原本的大师傅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杨二华是李副厂长的人,主要精力放在小灶上,威胁不到自已的地位,加之杨二华为人踏实肯干,手艺也确实过硬,两人相处得倒颇为融洽。
很快,去二食堂打饭的工人们就发现,这儿的菜味儿比以前提升了一大截。
无论是寻常的大锅白菜、土豆,还是偶尔改善伙食的红烧肉、溜肉段,火候、调味都恰到好处,油水似乎也足了些。
渐渐地,工人们口耳相传:“二食堂新来的杨师傅,手艺硬是要得,跟三食堂的傻柱都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