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四合院:听劝别惹我,我知你底细 > 第226章 归途偶遇

第226章 归途偶遇(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林远也礼貌地回以笑容。

“这位先生,独自用餐?若不介意,可以同桌,也好聊聊天,打发这船上时光。”

老者主动开口邀请,语气真诚而不失气度。

林远略一沉吟,便大方地接受了邀请,拿着自已的餐具坐了过去。

“晚辈林致远,自南洋来,做些小生意。老先生怎么称呼?”

“老朽姓陈,陈嘉堃,在印尼经营些橡胶和香料生意。林先生年轻有为,气度不凡啊。”老者笑道,目光中带着欣赏。

陈嘉堃? 林远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似乎在系统提供的一些零散经济情报里见过,是南洋一带颇有实力的爱国侨商之一,曾多次通过香港渠道向内地捐赠物资。

“原来是陈老先生,失敬。”

林远态度更显尊重,“晚辈常听家中长辈提起,南洋侨胞心系故土,令人钦佩。陈老先生此次是……?”

陈嘉堃轻叹一声,眼中流露出复杂的情感:“离乡数十年,总想回来看看。

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我们这些海外游子,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次带了几个技术人员和一些设备样品回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他话语诚恳,透着对家国的深情。

林远心中了然,这正是他预想中的第一类人物。

他顺势以“南洋商人林致远”的身份,与陈嘉堃聊起了南洋的风土人情、商业环境,并适时地对国内的建设表达了一些“远见”(基于他超越时代的认知),例如提到基础建设、轻工业发展将是未来的重点,言语间既不过分超前,又显得颇有见地。

陈嘉堃越听越是惊讶,眼前这个年轻人对时局的洞察和商业的敏感度远超他的预料。

两人相谈甚欢,从生意谈到风土,陈嘉堃甚至隐晦地表达了希望林远这样有见识的年轻人也能多为国家出力的意愿。

与陈嘉堃的会面让林远心情不错。

次日,他在船上的阅览室翻阅报纸时,一个身影在他对面的沙发坐了下来。

那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外国男子,穿着休闲西装,戴着一顶贝雷帽,下巴留着精心修剪的胡茬,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他看起来像个艺术家或学者,但眼神却过于锐利,不断打量着阅览室里的每一个人。

“日安,先生。”男子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主动向林远打招呼,并出示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威廉·福斯特,自由撰稿人、旅行作家”。

“听说这艘船上有不少有趣的人物,比如那位来自南洋的陈先生,还有您这样年轻英俊的东方绅士。不知我是否有幸能采访您,了解一些南洋华人的故事?”

林远心中冷笑,这搭讪的方式太过刻意。

他接过名片,用流利的英语回应,语气平淡,“福斯特先生,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恐怕没有什么值得写入您书中的故事。”

然而,这位“福斯特”先生并不气馁,他开始东拉西扯,从香港的近况,还隐晦地提及最近的“混乱”,问到对内地工业发展的看法,问题看似随意,实则都带着试探的钩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