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脚底抹油(1 / 1)
委员长,求援电报已经发给了沈阳。何应钦说道“张汉卿亲自回复,四十万东北军即日入关。”
“知道了。”南京先生身着戎装,目光扫过满堂垂首的军政要员“现在只商量一件事,征服中枢转移至重庆的具体方案,以及南京卫戍的最终部署,卫戍司令由谁出任,留守部队如何布防。”
会议室的空气凝重如铁,多数将领面露难色。淞沪会战中,中央军精锐损失过半,撤退至南京的部队多是疲惫之师,补充的新兵未经实战,要抵御日军三路合围,无异于以卵击石。
军政部部长何应钦推了推眼镜,低声道“委员长,武汉、重庆均已做好接收准备,行政院各部档案、重要物资可分批经长江航运转移,但南京城防。。需选一位能孚众望、敢担重任者坐镇,既然东北军出兵四十万,我看是否就由杨宇霆担任南京卫戍司令?”
“不行。”南京先生摇摇头“这个杨宇霆平日里就嚣张跋扈,如今带着大军而来,再给他足够的名分,这南京城怕是没落入日本人的手里,反而落入他杨宇霆的手里了。”
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沉寂“委座,卑职愿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众人循声望去,正是军事参议院院长、陆军一级上将唐生智。他身着笔挺军装,胸膛挺直,目光灼灼“南京乃先总理陵寝所在,是国家精神象征,国际观瞻所系,绝不可轻言放弃!职愿与南京共存亡,率部死守,为中枢转移争取时间,为民族抗战保留气节!”唐生智的主动请缨,让原本僵持的会议有了转机。这位两度下野又复出的湘军宿将,虽与南京先生素有嫌隙,却在国难当头之际站了出来。
南京先生看了看唐生智,心中早已经转了一百八十个来回。他深知唐生智的军事才干,于是最后决定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同时敲定征服中枢于三日内分批撤离南京,重庆为临时首都。
“孟潇兄”南京先生起身与唐生智握手,语气沉重“南京就托付给你了。所需兵力,我尽调中央军嫡系补充,务必坚守至中枢转移完毕。”
会议结束时,天已破晓,南京城笼罩在一片灰白之中。街道上,士兵们正忙着构筑工事,沙袋堆起的防线沿着城墙蔓延,百姓们拖家带口,背着行囊向城外疏散,哭喊声与军号声交织在一起,一副山河破碎之态。
唐生智站在卫戍司令部的露台上,望着远处中山陵的琉璃瓦,心中沉重。
参谋长周斓递上一杯热茶“司令长官,各部已按部署到位,只是日军前锋已逼近句容,恐怕不出三日便会兵临城下。我们现在能指望的就是东北军了。”
翌日上午,南京先生率唐生智、罗卓英、桂永清等将领前往中山陵拜谒,向国父中山先生的灵寝作最后的道别。在祭堂内,南京先生恭恭敬敬地献上花圈,凝视着中山先生的遗像,良久未语,眼角泛起潮红。离开中山陵时,他对身边的将领们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归。总理陵寝在此,南京城在此,你们务必坚守,勿负总理嘱托,勿负国民期望!”
下午,南京先生返回国府,处理完最后一批公务,随后,他驱车前往中华门,这里是南京城南的咽喉要道,也是留守中央军将领们的集结之地,他要在这里与即将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作最后的话别。
中华门下,阳光透过厚重的城门洞,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唐生智、罗卓英、俞济时、王耀武、宋希濂等数十位将领身着戎装,肃立待命,脸上布满风霜。
南京先生走下车,缓缓走过队列,与每一位将领握手,目光扫过他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心中百感交集。
走到队列中央,南京先生停下脚步,沉默片刻,突然提高声音,语气悲壮“看来我不得不离开南京,离开我亲手创建的首都,不得不离开先总理陵墓之所在地了!”他的声音哽咽“当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被困祁门,四面受敌,幕僚皆劝其撤退,他却说‘此去一步即无死所’,并悬剑帐前以示决心。今日南京,虽处绝境,但我等身为军人,身为中华儿女,当以死报国!”
他抬手擦去眼角的泪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字一句道“如果南京有一天陷落,我自应以身殉职,死在这中华门城楼下,才可上报总理,下对国民!”
南京先生拄着拐杖,边走边说“你们以为,此时此刻我必定悲伤不堪吗?以为我必定,有说不出的遗憾吗?不!”他猛地提高声调“我内心实不堪忍受的是,是我此去死无葬身之所啊!但我坚信,诸位将士必定能坚守阵地,与南京共存亡,用鲜血捍卫民族的尊严!”
唐生智上前一步,躬身道“委座放心!职与全体将士誓与南京共存亡,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绝不让倭寇玷污总理陵寝,绝不让首都落入敌手!”在场的将领们齐声高呼“誓与南京共存亡!城亡人亡!”声音震耳欲聋,回荡在中华门的城墙之间,穿透云层,直冲云霄。
南京先生望着眼前这些即将赴死的将士,眼眶再次湿润。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只是再次与每位将领握手。最后,他转身登上轿车,没有回头,车窗外的南京城景飞速倒退,中山陵、明故宫、秦淮河,这座他经营多年的首都,这座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古都,如今却面临着灭顶之灾。
轿车缓缓驶离中华门,向明故宫机场而去。车后座上,南京先生闭上双眼,对着身旁的张群说道“岳军,你说我留在南京的这些部队会不会被杨宇霆给借机收拾掉?这可是我们中央军的精锐。”
张群作为南京先生最为亲密的心腹,也对东北军和少帅有着颇多交往,他审慎的说道“如果领兵而来的是少帅张汉卿,那肯定不会。但是杨宇霆这个人不好说。不过在南京的中央军都是您的黄埔子弟,委座的担心是多虑的,只是他杨宇霆能否守住南京,还是未知数,毕竟鬼子三十几万大军正在扑向南京。”
“如果他守不住。。”南京先生幽幽看向窗外“自有惩处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