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川军无主(1 / 2)
1938年1月20日,汉口万国医院
三楼病房里,灯光昏黄微弱,映着刘湘蜡黄瘦削的脸,他嘴唇干裂,胸口每一次起伏都带着艰难的喘息,像是风烛残年的老旧风箱在拉扯。
“傅参谋长,再给总司令擦擦汗。”护士轻声提醒,傅常放下手里的公文,拿起温热的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刘湘额角的虚汗。这位跟随刘湘二十余年的参谋长,此刻眼眶通红。旁边的黄秋侠低着头,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药方,那是李景畴医生刚开的止血方,可药汤喂下去,不过半个小时,刘湘的呼吸又急促了几分。
病房里静得可怕,只听得见刘湘粗重的呼吸声,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音。李景畴医生站在病床边,眉头紧锁,手里的听诊器贴在刘湘胸口,脸色越来越凝重。他转头对傅常低声说“参谋长,总司令的胃出血没能止住,脉象越来越弱,只能试试输血了,可医院里适配的血型不多。。”
傅常猛地抬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抽我的!我跟总司令是同乡,血型说不定能对上!”黄秋侠也立刻附和“还有我,只要能救总司令,抽多少都成!”医护人员连忙准备输血器械,针头刺入傅常手臂的那一刻,他死死盯着刘湘的脸,仿佛要把自己的力气连同血液一起渡给这位川军的主心骨。
然而,输血并没有带来转机。没过多久,刘湘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暗红的血从他嘴角涌出,染红了洁白的枕巾。
“总司令!”傅常惊呼着扑过去,想要按住他的胸口,却被李景畴拦住。刘湘的眼睛缓缓睁开,浑浊的目光在傅常、黄秋侠脸上扫过,嘴唇动了动,发出微弱的声音。
傅常连忙俯下身,把耳朵贴在他嘴边,只听见断断续续的话语“傅常。。你听我说。。我不成了。。文华、式遵、赞绪。。他们。。”刘湘喘了口气,胸口剧烈起伏着“川军。。。不能散。。好好抗日。。。守住国家。。。”
黄秋侠掏出纸笔,想要记录,却被傅常摆手制止,他知道,此刻总司令说的每一个字,都刻在他们心里。刘湘的目光转向窗外,仿佛穿透了厚重的雾气,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四川故土。“家里。。周书和孩子们。。告诉他们。。我对不起她们。。。我走之后,家中财务。。足够妻儿生活。。。”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哽咽了,一滴浑浊的眼泪从眼角滑落,“还望你们看在。。我的面子上。。再多多帮衬。。”
“总司令,您放心,我们一定照办!”傅常哽咽着回应,黄秋侠也早已泪流满面。刘湘的呼吸越来越微弱,嘴唇还在轻轻动着,最后吐出几个模糊的字“不甘心呀。。。”
话音落下,他的头微微一偏,眼睛永远地闭上了。病房里的灯不知何时晃动了一下,光线黯淡下去,李景畴医生缓缓拿下听诊器,对着傅常和黄秋侠摇了摇头,低声说“节哀。”
刘湘逝世的消息传开后,汉口城陷入一片哀戚。国民征服决定为他举行国葬,灵堂设在万国医院旁的一座临时礼堂里。从1月21日起,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有国民征服的军政要员,有各界民众代表,而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些从各地赶来的川军旧部。
1月25日,出殡的日子。天刚蒙蒙亮,汉口的街道上就已经挤满了人,寒风中,人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侧,手里拿着白纸花,沉默地等待着灵柩经过。灵堂里,刘湘的遗体被安放在黑色的楠木棺材中,棺材上覆盖着国旗,四周摆满了花圈和挽联。傅常、黄秋侠等人穿着黑色的丧服,守在灵柩旁,神情肃穆。
上午九时,出殡仪式正式开始。哀乐声响起,低沉而悲壮,回荡在汉口的街头。八个抬棺人穿着统一的丧服,小心翼翼地抬起灵柩,缓缓走出灵堂。灵柩前方,是手持引魂幡的礼兵,后面跟着国民征服的代表,再往后,是长长的川军旧部队伍。
潘文华是连夜从前线赶回来的,军装来不及更换,只是在外面套了一件黑布丧服。他走在队伍的前列,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灵柩,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紧抿的嘴唇和泛红的眼眶暴露了他的悲痛。当年他跟着刘湘从四川出来,南征北战,刘湘不仅是他的长官,更是他的恩人。如今恩人离世,他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是失去了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