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城司缇骑直送(2 / 2)
“他们弹劾高煦拥兵自重,却不想想,若没有高煦这把快刀悬在倭人头顶,他们哪来的安宁日子在金陵城里吟诗作对,夸夸其谈!”
朱棣越说,声音越是冰冷。
他根本就不在意那些文官的弹劾。
党同伐异,朝堂争斗,本就如此。
这些人无非是想借机打压武人勋贵,削弱他儿子的权势,巩固他们文官集团的地位。
这些,他都懂。
但他真正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陈宣这一炮,打得太准了。
这不像是他那个习惯于莽撞冲锋的儿子朱高煦的手笔。
高煦的风格,是直接率领舰队碾过去。
将那五艘船连同上面的苍蝇一起轰进海底。
而现在这种只打一炮立威,而后尽数扣押审问的精细操作,背后必然另有高人指点。
江澈,只有那个家伙,才会把人心和时机算计到这种地步。
朱棣的目光变得深邃。
这一炮,肯定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一个连他这个皇帝,都暂时没有看透的目的。
这才是他今天在朝堂上沉默的原因。
在没有弄清楚江澈的真实意图之前,任何表态都是愚蠢的。
“亦失哈。”朱棣转过身。
“奴婢在。”
“拟旨。”
朱棣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八百里加急密旨,绕开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由皇城司缇骑直送。”
亦失哈心头一凛,手里的墨锭都险些握不稳。
绕开所有中枢机构,缇骑直送。
这是最高等级的密令,只有在涉及江山社稷安危的绝密军情时,才会动用。
“著问现任北平总督江澈。”
朱棣走到桌案前,看着亦失哈铺开的明黄绢布,一字一句地口述道。
“东海之事,朕已尽知。朝中非议,不足为虑。朕只想问你,此局,你究竟意在何为?其中真实原委,及你全盘看法,速速奏来,不得有丝毫隐瞒。”
没有一句提及朱高煦,没有一句质问陈宣。
整道密旨,只问江澈一人。
写完之后,朱棣亲自拿起玉玺,重重盖下。
“封蜡,立刻发出。”
“遵旨。”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将密旨卷好,放入特制的铜管,随即快步退出暖阁。
整个暖阁,再次只剩下朱棣一人。
他重新走回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漫长的海岸线。
停留在了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泉州。
几天之后,他收到了江澈的回信。
“西洋夷狄,畏威而不怀德,海权之重,关乎国运,不可退让半步。”
看到这一幕,朱棣顿时笑了。
虽然很笼统,但是正如江澈所说,事实也确实如此。
“希望是我多想了,江澈,你要是敢骗老子!别怪我不念旧情!”
朱棣喃喃一句,看向了遥远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