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裴承屿差点被埋(1 / 2)
裴承屿在政府大楼找急救药的时候,就想好了救援方案。
他简明扼要地将方案说了。
“你们若觉得有不可行的地方,可以说出来,我们商量优化。”
“挺好的,就按裴团长说的救援方案来。”
负责这一片区的军官立刻安排起来。
军人加公安,总共有一千二百人左右。
因护老百姓而重伤的,将近一百。
剩下的都可以去执行任务。
“你带五十人去政府大楼找储备粮和帐篷;你带五十人去寻找最容易清理出来的水井;一百人原地值守,以防出乱子;六百人去废墟救人;剩下的人将主街清理出来。”
路通了,消息才能通,各片区之间能相互援救。
而幸存者也能集中安排。
救人最危险,军官安排的都是没有受伤,且身手不错的军人。
裴承屿想跟着一起去,却被军官拦下。
“裴团长,你的双手都受伤了,别去冒险。”
“一点小伤,不碍事,余震随时可能再出现,救人要紧。”
裴承屿不顾军官的阻拦,毅然前往废墟。
太阳越来越大,本就闷热的气温持续往上攀升。
大家又热又饿又渴。
几棵东倒西歪的大树,成了唯一可以遮阴的地方。
沈思玥想让大家将阴凉地腾出来,留给重伤的人用。
可没几个人愿意挪位置。
不少人振振有词。
“我老眼昏花,身体不好,让我挪去晒太阳,不是让我去死吗?”
“没看到我也受伤了?他们需要被特殊照顾,我也需要!”
“我的两个孩子昨晚受了惊吓,偶尔惊厥,得在树下休息,不能挪。”
“政府准备得很充分,很快就会有人来救援的。”
也有不少心善的人在一旁劝。
“阴凉的地方肯定要给老弱病残,其他人挪一下吧。”
“就是啊,后如果你们的家人受了重伤……”
话还没说完,就被这片区有名的悍妇打断。
“呸呸呸!”
“不会说话就别说。”
“你才受重伤,全家人都受重伤!”
沈思玥知道和这些不讲理的人说话,就是在浪费口水。
她直接叫来值守的军人,强行驱赶那些不在树荫下也死不了的人。
然后按照伤员的伤情等级,由重到轻地安排到树下。
树木有限,重伤的人只安排了不到一半。
沈思玥看着乌泱泱得老百姓,大喊。
“有没有人愿意去废墟的外沿找一找被褥和床板,用来搭建遮阳棚?”
老百姓里有自私自利的人,但更多的是心底善良的人。
不少人听到这话之后,立马前往坍塌的居民楼。
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想在保证自身安危的前提下,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就这么干等着,可能救援还没等到,他们就被晒死了。
沈思玥见明事理的人还挺多,松了一口气。
她将片区的医护人员集中在一起,分配了一下工作。
十点左右,直升机螺旋桨转动的突突声,由远及近地传来。
紧接着,粮食和水被空投。
随后,直升机上垂下一条长长的软梯。
一个穿着特警服的男人顺着软梯下到了人满为患的空地上。
负责片区的军官立马上前,询问唐城整体的情况。
离得近的老百姓,伸长脖子去听。
特警队员没有回答。
“我的任务是运送物资,并统计该片区的伤亡情况。”
军官已经将伤亡和失踪情况做好了统计。
他将详细的统计递给特警队。
“政府有没有什么指示?”
“安抚好广大灾民,尽力清理路障,寻找可用的物资,做好防雨准备。”
地震后下暴雨是普遍现象,军官一点也不意外。
他问道:“暴雨大概什么时候下?”
知道了具体时间,才好调整救援计划。
“气象局那边传来消息,暴雨大概在下午四五点下。”
“时间很紧迫,政府能提供油布或者大帐篷吗?那些伤重的人,若是淋雨,很可能会没命。”
特警队员将军官拉到倒塌的居民楼旁,压低声音说道。
“你们这个片区的灾情算是比较轻的,西南方位是震源中心,伤亡惨重。目前已经有一支救援队徒步进了唐城,正在疏通重灾区的入口,建立核心救灾点。之前入驻唐城的军队,主要任务是将主干道清理出来,让大型机械尽快进来救灾。唐城的机场也需要抢修,以便救灾物资的运输,还有电力和医疗的救援队顺利进来。”
言外之意,整个唐城都陷入了瘫痪,市政府没办法兼顾所有灾民。
救灾方案只能以大局为重。
军官理解地点头,“明白了,我会尽力保护好这片区的老百姓。”
条件艰苦,他只能尽力,保证不了什么。
特警队员拍了拍军官的肩膀。
“救命的物资,政府会送一些,做好安排,别引起暴乱。”
“放心,乱不了。”
“我该走了,加油,曙光就在眼前!”
特警队员朝军官行了一礼后,爬上软梯,乘直升机离开。
军官将政府送来的有限粮食和水分了下去。
虽然吃不饱,但能垫垫肚子。
陆陆续续有人找回床单、被子和床板,搭建出一个个遮阳棚。
并招呼亲朋好友去棚里躲太阳。
若是有多的空位,值守的军人会安排老弱病残去休息。
而冒险去找东西的人,分得粮食和水要多一些。
那些分得少的,心有怨言。
叽叽歪歪,逼逼叨叨。
“物资是政府给所有人发放的,不是应该平分吗?”
“这是搞区别对待啊,一点也不公平。”
“将我们赶到太阳底下,还不让吃饱喝足,这是要逼死我们!”
这话一出,立马就激起了民愤。
有人心思不正,趁乱怂恿大家去抢吃的喝的。
眼见着要出乱子。
军官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有意见的人赶紧站出来,一会安排遮阳棚的时候,方便我将你们排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