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我还要与我妻并肩白首(1 / 2)
思忖良久,裴止戈最终还是从小皇帝手里接过了传国玉玺。
在场的一众文武,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也跟着落地。
裴文卿趁热打铁,“臣等不日便为陛下举办登基大典。”
裴止戈冷眼看去,“此事不急,有别的事需要和裴尚书商议。”
其他臣子不由暗中羡慕嫉妒,倒是没想到裴文卿这么快就入了新帝的眼,只怕丞相的位子跑不了。
裴文卿却无多少喜色,恭敬地跟着裴止戈去了偏殿。
没有外人在场,裴止戈立即发问,“裴尚书从前貌似只求安稳,不知道何时养大了心思?”
裴文卿神色未变,“乱世当然只求自保,现如今天下初定,若是再只看中眼前,未免目光短浅。”
身居高位,体验过权力的滋味,没有人能够轻易放手。
裴文卿从大昭国一路做官到大圣朝,期间的艰辛可想而知,明明更进一步的机会唾手可得,圣人都不敢保证自己无欲无求。
这是白泱泱一直以来信奉的人性之说。
从文武百官在盛京外迎接裴止戈时便足可以说明,这些人有他们的权欲之心。
即使不是裴止戈暗中安排的,可他还是会被大势所趋,只要沾染上了权欲,很多事情就不可以平常心来看待。
裴止戈现在才明白白泱泱恼怒的真正原因,一想到不是因为疑心自己,憋闷了一路的气终于松散开。
“裴尚书,你我也是旧相识,便给你透个底。我已奉我妻为主。”
这话就差直白告诉对方,你钻营错了。
可裴文卿并非蠢人,“君上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有时候不是谁的拳头硬谁就能赢。下官打心眼里承认,君夫人比您更占有优势,她手中既有刀兵,又有信服她的百姓。可那又如何?世间存活之人还有不少大昭国旧民,君上乃大昭国正统皇子,仅仅身份上君夫人就失了大义之名。何况君夫人有何身份可倚仗?霍将军后人吗?敢问君上,她是真正的霍将军后人吗?”
裴文卿不紧不慢,条理清晰地分析当前局势。
燕承窃国,即使当时他手里有二十万大军,迫于威慑地方臣民不敢说什么,可心里大多是不认他这个皇帝的。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萧统手里有二十万大军,却在裴止戈身世大白的时候败相毕露。
这天下到底还是裴氏的天下。
白泱泱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名正言顺地夺了这天下。
不是白泱泱能力与否,也不是裴止戈肯不肯相让。
而是自古以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且白泱泱还是女子之身。
刀兵能堵住一人口舌,却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更堵不住后世史书。
如果白泱泱登基称帝,史书上就会记载,霍将军之女协助大昭国皇子从窃国大盗手中夺回江山,而她自己又做了那窃国之人。
面对裴文卿的问题,裴止戈无可回答,也是此刻他才意识到,从前是他把一切事情都想简单了。
打下了江山不一定能坐稳江山,小时候只跟着霍将军学习了武艺,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政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