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 482:长约

482:长约(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京城时间,2003年7月13日凌晨一点三十分,国航CA984航班平稳降在首都国际机场。

跑道灯在夜色中延伸成两条平行的光带,指引着这架跨越太平洋的波音747客机滑向停机坪。

王盛透过舷窗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尽管已是深夜,机场依然灯火通明,只是相比往常少了几分喧嚣,多了几分静谧——那是上半年留下的余波。

通关、取行李,一切顺利。凌晨两点十五分,王盛坐上了前来接机的黑色奥迪A8。

车内,助理简要汇报了公司近况和未来几天的行程安排,他闭目听着,偶尔点头。

位于东三环的公寓依然保持着他离开时的整洁,只是多了几分空旷感。

简单洗漱后,王盛倒头就睡。

或许是穿越带来的特殊体质,或许是长期高强度工作锻炼出的适应能力,他的生物钟调整得极快,一夜无梦,次日清晨醒来时,时差已然倒转,精神饱满。

上午十点,京信大厦,盛影传媒集团总部。

经过上半年的调整,公司办公区域显得更加开阔和专业。

开放式工位与独立玻璃会议室错有致,企业文化墙和项目展示屏点缀其间,处处透露出规范化、规模化大企业的气象。

王盛直接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

宽大的红木办公桌上,早已整齐码放着一摞文件。

最上面一份,是董秘李婷婷安排秘书办精心整理撰写的《盛影传媒集团200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

他坐下,首先翻阅的是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部分。

报告摘要:集团董事会已于2003年5月正式成立。

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上市合规要求:为冲刺A股“中国电影第一股”,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及证监会相关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上市前的硬性条件和必要步骤。

规模扩张与管理需求:盛影传媒业务已覆盖电影制作、发行、院线、经纪、影视基地、海外合作等多个领域,资产规模和员工数量急剧膨胀。原有的扁平化管理模式难以支撑,需通过董事会实现更科学、高效的决策与监督。

融资与战略发展需要:董事会架构能更好地吸引战略投资者,明确权责,为公司长远发展和重大投资决策提供制度保障。

风险隔离与规范化运作:建立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分权制衡机制,有助于降低个人决策风险,提升公司透明度和市场信誉。

董事会成员共九人,王盛自然出任董事长。韩三坪作为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北影厂(现中影集团部分)的代表,兼任副董事长。

李婷婷凭借其长期担任副总兼总秘、深度参与公司核心运营的资历和能力,顺利进入董事会,并兼任董事会秘书。

其他成员则包括来自盛影系核心业务线的负责人(主要是子弟派和北电管理派出身的负责人)、以及两位具有财务和法律背景的独立董事(京城衙门背景)。

这份调整看似微,实则是盛影传媒从一家带有强烈创始人色彩的明星公司,向现代化、规范化公众公司转型的关键一步。

李婷婷的升职,既是对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意味着她在公司上市进程和后续资本运作中将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王盛继续往下翻阅业务报告。

电影制作业务:

受上半年影响,全国影视剧组一度全面停工。盛影传媒原计划在上半年开机或完成的十部院线电影(多为中成本类型片),只完成了四部,另外六部不同程度延期。

周星星项目:星辉海外与盛影传媒联合出品,周星星自导自演的《功夫》,后期制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8月底全部完成。初步定档2003年12月,瞄准贺岁档。这是盛影下半年最重要的票房期待之一。

CEPA利好下的港片投资:借助2003年6月29日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东风,盛影传媒迅速行动,投资了一批精选的港产合拍片。

王盛凭借前世记忆,选定的项目均符合内地审查要求且具备市场潜力,包括:

此前有过投资的《无间道》系列。

《新警察故事》(成龙回归招牌IP,动作与情感结合)

《龙凤斗》(刘德桦、张伯芝主演,都市爱情轻喜剧,类型讨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