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大宋财经周刊 > 第199章 哭庙vs哭庙

第199章 哭庙vs哭庙(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既然赌约已下,自然买定离手。

帝后两党暂时偃旗息鼓,各自筹备接下来的大朝议。

作为这场冲突的直接受害者,勋贵们终于来到了太庙。

太庙几经修缮,颇为宏伟壮丽,五扇大门象征五伦,此时已经大敞四开,门里面站着赵氏宗正,濮王。

濮王背手而立,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出。

勋贵们相互一打眼色,齐声高呼太祖太宗,跨过门槛就要往里闯。

却忽然从两侧墙后跑出来几十几百名手持水火棍的仆役,横棍挡道,将人拦了下来。

哭庙可以,外面跪着,老赵家的祖宗也不是想见就能见的。

勋贵们也不挑,跟外面更好,哭起来大家都能看见,反而有利于宣传。

嚎生震天,穿过城墙。

城墙外,宣德门,禁军撤走了包围。

有太监跑过来传话,将勤政殿的决议告知,让士子们赶紧回家学习。

李彦起身,把书放回夹袋,拿起蒲团,收了伞,带着人往南而去。但他们并没有散去,而是直接去了汴河南。

哭庙,你能哭,我们也能哭。

文庙在南城,过了金水河桥,与大相国寺相距不到二里。

这么一大堆人绵延而行,早惊动了全城,人们还以为陛下开恩科了,怎么今天所有的大头巾全跑出来读书。

中间路过太学,一个偷跑的都没有,很快,他们抵达了终点。

管理文庙的太祝是吕夷简的学生,南京应天书院的教授,著名的复古派文风提倡者,柳子真。

李彦开宗明义,直接说明来意,他们要哭庙。

哭庙可是件大事儿,比上京告御状还严重,这意味着哭庙之人已经不相信当地父母官或者朝廷的政策了。

无论事后如何,作为太祝,都要被追求责任。

轻则贬职,重则判刑流放。

不过柳子真毫不在乎,他来京城只为交流学术,当太祝也是因为东京房价太贵,求一处以栖身。

哭吧,左颜右孟中老二,看看谁能理你们。

叫人把钥匙给了李彦,这柳大爷直接收拾了资料,叫了马车回南京去了。

勋贵哭庙,是哭给宗室、哭给朝臣看。

瞧瞧我们都多惨了,还有人要欺负我们,发发善心吧,我们为大宋流过血,立过功!

士子们哭,哭的是道,道之不昌,儒门不幸。

同样哭给的也是皇家和大臣,除了求关注之外,还有一重意思,就是在表明一种对当今的不认同。

无论谁哭,都是小规模事件,在百万人口的东京,并不比哪儿开了一家米铺更轰动。

东埠头,金楼,三楼大堂。

屋子里坐了不少人,一个个表情紧张、严肃,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消息。

一只灰色的鸽子落到后窗台,李长安端出一碟小米,一碗水,把鸽子哄了过来。

傻咕咕一阵欢喜,脑袋一伸一伸的就跑过来,被人类的大手给捏住,然后去掉了脚上的纸筒。

众人屏住了呼吸,全神贯注的等待着结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