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天使之城(1 / 2)
刑求进行了整整一夜,伍尔禅一句也没招。
李长安忘了问了。
第二天睡醒,这个杂胡被阉割完毕,嘴巴也被抽烂,完全看不出还能提供有价值信息的样子。
“算了,一个杂胡,估计也不懂得人间的道理。”
时间紧迫,还是直接对决好了,自己是两路巡阅使,犯不着搞这么多弯弯绕绕。若是对方听不懂道理,自己倒也有些兵力。
派人传令,让周二爷到大营接受询问。
上午巳时许,人来了。
不过就是个普通样子,高个,雄壮,些许匪气,不像个江南人,倒像是搁辽国南京府来的。
“听闻你生财有术,收刮民脂民膏为己享用,今日被人告到我这里,你可有何辩解啊?”李长安端坐大位,居高临下,俯视着站在下方的周二爷。
那人倒也磊落,直说看李财神面子,但有吩咐,一定照做。
这下抓瞎了,人家不抵抗,都是朝中同僚,总不至于还要抽刀子砍人吧。
想想,那个鲁提辖是怎么折磨郑屠户来着?
哦,好像是剁肉馅是吧。呃...不对,是消遣,消遣消遣他。
“看你如此识相,此事便罢了。另有一事,我大军北上,沿路供给不便,想寻一个妥帖之人专管粮草补充,你可愿意为某分忧啊?”
周二爷听了并无惊惧,也没什么喜色,只是点头然诺。
嘿诶,这招不灵啊。
“只是朝廷并未提前储备使费,还要你先垫补。时日不长,待我工程完毕重回汴京,立即将钱款送来。”
周二爷还是点头,恭恭敬敬,并无不耐烦之色。
施耐庵骗我,不是说这样人都是眼高于顶,心气十足,一点就炸的炮仗么?
想了半天,又想到一个灵感。
“我前日在大名府下令,欲整修河道,延通渤海。到了临清,发现本地大户不怎么合意,不知这修河之事,你是否愿意应承?”
周二爷拱手然诺,表示一定亲力亲为,绝不耽误了巡阅府的大事。
操,这下没咒念了。
那就赐饭吧,放下公事,聊点家常,兴许能探出来这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到了吃饭时,钱韦中在身边伺候,他已经取了周永健的简要资料,趁这会功夫正好给李长安补课。
这周大人祖籍徐州,生长在泰安,二十六岁中进士,一直在地方打拼。从一个县城通判,熬了二十年,终于在前几年熬成了京官,通过司马光的举荐,进入刑部任职。
此人治政水平中庸,特产乃是制律,将一部《宋刑统》背的滚瓜烂熟,针对朝廷的每次律法更改,都能提出精妙的见解。
在京任职以后,一向以司马光和富弼马首是瞻,是洛党的外围成员。
最近苏轼不是搞行政管理学院么,这人不但配合,还大肆鼓吹,俨然一个苏党份子。
啊?
还真是自己阵营的人啊。这下可不好办了,如果主持正义砍了这小子,不是自乱阵营么。
河北之地,他一个外来户,居然能摆平世家,在临清独自尊大,这也算一番本领。要不,收了?
他指示钱韦中,“你去与他攀谈,问清霸占州府的缘由,我这边去找赵怀安。”
知府赵怀安送来补给,正在营中交割,忽闻巡阅使相召,赶紧随秘书进了后营。
一进大帐,便能闻到鲜美的鱼汤味道,今天吃鱼头泡饼。
“赵府尊,你于地方上打转,已经十数年了吧。理政治民,也算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还有所求?”
赵怀安听了一愣,这上官所问,必是有指啊。
难道是看我奉承用心,是想提拔我?嗯....好像也不对,若是要提拔,怎么不在正式场合说呢。
密室之中,必然谈的都是私人之语,那,是要拉拢我?
如果是这样,那回答可就要好好斟酌了。既不能太急切,也不能太清高,要显着上官的智慧和魅力。
“赵某才疏学浅,得天之幸,有为天子效劳的机会。以前浑浑噩噩,只知因循守旧、萧规曹随,昨日见了李巡阅风采,心向往之。若能附李巡阅尾翼,共谋振兴大宋之伟业,某愿肝脑涂地。”
说完,一脸赤诚,注视着李长安。
“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说,好说,果然是个至情至性的人儿!那你这份心我就收下了,来日书信,一定向富公多为你美言几句。”
李长安现在给不了承诺,只能画画大饼。
好在政治这东西天然就是界限模糊的,明码实价,那叫卖官鬻爵。
喝了鱼汤,交流了一会钓鱼之道,李长安看气氛差不多了,于是问起周二爷控制临清商业之事。
“嗐!”
说起这个,赵怀安倒起苦水。他这个知府看着光鲜,可惜是个空架子啊,周永健虽然去了京城,可曹吏至今还全是他的人,整个府衙和治下郡县,居然都不听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