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5章 传统手艺(2 / 2)
距离飞机降落还有两分钟,赵德汉提前下车,拿上副驾上的鲜花,带上金丝偏光太阳镜,鸭舌帽。
给程度摆手示意一下,快速走向接机口。
赵德汉低调挤进入群前排,来到护栏处,静等佳人出来。
十几分钟左右,高挑身材,一身清淡休闲装,拉着行李箱的小婉,迈着优雅步伐,出现在赵德汉的视线内。
拉着行李箱的小婉,看到捧着一大束鲜花的赵德汉,快走两步,隔着护栏接过鲜花,送上一个轻轻点水。
没办法,花被接走,双手闲下来的赵德汉,只能伸胳膊把她行李箱隔着护栏先拽了过来。
然后,拉上行李箱,绕过护栏,接上佳人,两人迅速消失在接机口。
“赵哥,怎么还坐上白底黑字警字头了?”
“方便停车”。
两人向程度车辆走去,小婉远远看见一个小平头,白衬衫来接行李箱,低声询问赵德汉。
路上,车内,后排,两人叽叽喳喳低声说着悄悄话,很快到了市区。
赵德汉陪着一起吃个饭,下午,回到市委大院接着上他的班。
第二天,一大早,赵德汉刚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
小关带着提着公文包的罗文便走了进来。
两人也没客套,罗律师向京海市一把手问过好。
赵德汉的一套待客流程走完,罗文便开始从公文包里掏资料。
“赵书记,这些产品参数我也看不懂,你先看看吧。”
赵德汉也没客气,他是被系统醍醐灌顶的技术,当然能看明白,接过两沓资料。
“罗律师,你先喝茶,我看看。”
其实,他扫了一眼那家电池企业的新产品说明,心里就已经明白了。
能续航500公里,还能半个小时快速充满电,特么的不是他的卡脖子技术是什么?
十几分钟快速浏览完产品说明书,又翻了一遍这家企业的基本资料。
才成立几年的新公司,凭什么一跃成为世界头部电池生产企业,他用脚趾头,就能想明白其中猫腻。
贝尔实验室,成立百十年,诺贝尔奖就有十几座的单位都搞不定的技术。
要不是赵德汉用系统兑换卡脖子技术,一个成立几年的民营新公司难道比贝尔实验室,松下,三星,LG这些企业还牛X么。
赵德汉是持怀疑态度的。
确定了是窃用他申请的专利技术,赵德汉便松了一口气。
这几项技术专利其实并不难,它又不是什么产品基础发明专利,只是技术升级而已。
根据他提交的专利技术资料,在原有技术上已更新修改后,便能使用。
就像汽车刹车片,原有的刹车片原理,功能,材料在那摆着呢,他在刹车片上融入一些耐磨材料,那必然耐磨好用。
这也是他另一项技术专利的优势。
“你接下来,找一家能出报告的研究所,把证据链夯实就行。”
赵德汉放下资料,叮嘱罗律师。
接着又安排道:
“至于诉讼程序,先等等,等子弹再飞一会儿。”
“您的意思是,等他们公司大面积生产销售之后,我们再起诉么?”
赵德汉一提醒,常年跟专利技术打官司的罗文,那是立马明白了其中深意。
法院判决赔偿依据是什么?
当然是生产,销售数量与规模了。
另一种说法,那,这就叫损失。
还是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