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藩王终於服软(1 / 2)
第231章 藩王终於服软
曹化淳走进屋里,秦王和韩王黑著脸问。
“曹公公前来,可是带来要杀我们的圣旨。”
曹化淳呵呵一笑:“几位王爷,就这么盼著接到赐死的恩旨吗
急著要去找二祖列宗告状吗“
九位藩王被话堵得一噎!
什么样的皇帝教出什么样的太监来!
皇帝霸道蛮横,貂璫公公也说话夹枪带棒。
“曹公公此次前来,可有什么要事”
“咱家此次前来,是向诸位王爷正式通报四件事。
一是大同叛乱,悉数平定。
大同城二十日前克復,叛逆贼首朱鼎渭、池仰圣、肖延德和杨振威以下四十一人,悉数身死,官兵找到他们的尸骸,一一勘定,首级传檄九边,尸身暴尸荒野。
其余从逆者六万七千四百人,按律夷三族、腰斩、斩首、流放...”
听著曹化淳把一个个数字冰冷地说出来,九位王爷心里在打颤。
第二件事是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或归降,或被歼灭,已经悉数归附於我大明。
第三件事,卢象升曹文詔在宽河城大捷,斩杀建奴真韃子首级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一枚,降六千七百四十六人。同时斩杀喀喇沁叛军首级一千七百余枚,俘两千一百人,喀喇沁部三十六家被改编为五都护,悉数归属大明。“
一个个战绩念出来,让九位藩王不敢置信。
这些战绩早就有风声传到护国寺,但九位藩王不敢相信。
能打出这样的胜绩来,都要赶超二祖了。
这样下去,自己就算马上一头装死,跑到二祖列宗面前告状,恐怕也很难告贏。
这样爭气的子孙,二祖喜欢都来不及,哪里捨得骂!
九位藩王面面相覷。
他们很清楚天启皇帝把这些战绩正式向自己宣布,意味著什么。
耀武扬威!
现在他拥有数十万横扫蒙古,大败建奴的虎狼之师,就算下詔把全国各藩王全部杀了,也不怕有人造反。
说不定他还巴不得有人造反,就等著机会像平叛代藩一样,一番株连蔓抄,连削藩除国的安家费都省了。
据说洪承畴一把火把大同城烧得乾乾净净,连烧埋费都省下不少。
曹化淳扫了九人一眼,等他们把信息消化得七七八八,这才开口继续说。
“今天午时,前赵王朱慈、前唐王朱硕蟥、前晋王朱求桂悉数被赐白綾,赵藩、
唐藩、晋藩正式削藩除国。
朝廷的工作组远赴山西太原、河南彰德和南阳,清算藩府资產,其余郡王、將军、中尉以知情不报,同流合污,一律革除封爵,贬为庶民。“
朱由校是快刀斩乱麻,先拿这三藩做榜样,给其余的各藩打个样。
让他们看个清楚,他们在大明是神憎鬼厌。
边军不会站他们这边,百姓们恨他们,官绅们只是利用他们,真要是出点什么事,那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秦王朱谊漶问:“曹公公,我们要是上疏了,皇上有没有优待给我们”
“当然了,都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血脉,皇上总会念及些亲情。”
鬼的亲情!
不要说国朝,三皇五帝以下,歷朝歷代,对待藩王这么狠的皇帝,有几个
“有什么优待,还曹公公言明。”
“上疏自请削藩者,可赐姓,单开一族。
秦王殿下,你们秦藩可赐姓秦,奉秦愍王(朱櫝)为始祖...自定辈分,开枝散叶。
封爵可再袭三世,子袭郡王,享郡王俸禄;孙袭国公,重孙袭侯,自此世袭罔替。
郡王皆可按三品官领俸禄,镇国、辅国、奉国將军皆按五品官领俸禄,中尉皆按七品官领俸禄,后世子孙可科试、可工农、可商贾,自谋生路。”
周王朱肃溱上前问:“那各藩田赋资產呢”
“田地肯定是清退的。”
曹化淳毫不客气地说。
九位藩王听到这里也清楚了,这是各藩被皇帝视为眼中钉的重要原因,占了太多的田地。
江南官绅士林被严厉打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看来根源找到了。
万历年间,张居正还只是清丈田地和人口,迫使各藩、官绅世家按数缴纳田赋。
结果人亡政息。
皇帝吸取教训,不跟你们玩虚的,也不跟大家掰扯如何按数缴纳田赋,直接拿把刀架在脖子上,先把田地交出来。
田地在他手里,怎么缴纳赋税就由他说了算。
早知道还有个更狠的在后面等著,大家还不如延续张居正的新政,还能保住家產,.
曹化淳继续说:“各藩推恩,直至侯爵,再住王府,就逾制了..
朝廷会派出工作组到各藩进行清点,保证各藩宗室有府邸,有房舍...
至於各藩名下商铺、商號以及各类生意,工作组一併清点,然后成立商行公司,援御用监例,交由经济厅指导经营。
各藩宗室按男丁人头在商行公司里占有股份,此股不可转让,只能在嫡脉传承...绝嗣就收回公中。
每年按股领息,也算是给各宗室一份保障...“
听到这里,朱肃凑等人纷纷点头。
这一点確实不错。
经济厅赚钱的本事,天下闻名。
把各藩的商號生意统一交给他们打理,確实能坐著收钱,旱涝保收。
每年有一笔钱拿,不过这只是对大部分普通宗室有好处。
对於此前利用各藩生意中饱私囊的少部分宗室,这等於釜底抽薪。
不过大势所在,他们再不愿意也不敢跳出来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