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南明,开局请我当皇帝 > 第98章 別出心裁的劝降

第98章 別出心裁的劝降(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98章 別出心裁的劝降

范文程在黄澍那碰了一鼻子灰。

他明白,自己和对方的段位差距太大。

自己的战斗力只有六千,黄澍的战斗力最起码有一万。

同时,范文程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朝功名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

自己一个生员,照人家进士比,確实差远了。

范文程也就不想著在嘴皮上浪费功夫了,直接进入主题。

不过,这里是大清朝的地盘,嘴皮子上黄澍虽然占了便宜,可归根结底,还是范文程更占据优势。

范文程是聪明人,他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往椅子上一坐,就开始品茶,什么话都不说。

在这种场合下,谁先说话,往往就代表著谁先低头。

最终,还是黄澍先开口。

“范学士,我们此行前来北京,为的是祭拜先帝。”

“使团早就已经向贵方提出请求,可贵方迟迟未有回应。”

“不知贵方到底打算什么时候让我们去祭拜先帝”

“这个嘛。”范文程顿了一下,“不急,不急。”

“我大清皇帝陛下与摄政王,见崇禎皇帝陵寢寒酸,不合帝王之制。故,下令重新修缮。”

“崇禎皇帝的陵寢既然在修缮中,那自然是不適合祭拜的。”

“黄侍郎不如等陵寢修缮完成,再行祭拜。”

范文程一个生员,黄澍强忍著以官职称呼对方为范学士。

如今听范文程的话,像是有意在刁难,就是不想让使团祭拜先帝。

黄澍只能追问道:“敢问范学士,先帝的陵寢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修缮完成”

“这个嘛,说不准。”范文程含糊起来。

“黄侍郎也知道,帝王陵寢,非比寻常,马虎不得。”

“得慢慢的修,仔细的修,有计划的修。”

“慢工才能出细活嘛。”

黄澍嗅到了不详的气息,“既然如此,那我们明天就告辞了。”

“等先帝陵寢修缮完工,我们再来北京,行祭拜之礼。

66

“这个嘛。”范文程又说出了那三个字带有否定寓意的字。

“怕是不妥。”

黄澍心头一凛,“范学士,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才是最有意思的。

范文程端起茶杯,不紧不慢的品起茶来。

“续水。”

隨著范文程吩咐,接著就有人提著水壶进来续水。

“给黄侍郎他们也续上。”

“不必了。”黄澍拒绝。

那人不管黄澍的话,掀起茶杯盖,哐哧哐哧就往杯子里倒水。

倒满了还在倒,直到溢出来大片。茶水从桌子上流到地上,这才停下。

“哎呀,对不住,手抖了。”那人装模作样的道歉。

在大明朝,黄澍哪受过这份委屈。

可如今到了大清朝,他就只能受这份委屈。

范文程这时也开了口,“手底下的不会做事,毛手毛脚的。黄侍郎,不要介意。”

黄澍强压下心中情绪,借势说道:“茶满送客。”

“范学士这是要赶我们走啊。”

“既然如此,我们也识趣些,別惹人厌了。”

“霍郎中。”

“下官在。”霍清源腾的起身。

“通知使团,咱们连夜离开。”

霍清源巴不得如此,“下官遵命。”

“这个嘛。”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二位还是先坐下吧。”

黄澍发问:“怎么,范学士,难道贵方要囚禁我们不成”

“那倒是不至於。”

“不过,贵方使团是为祭拜崇禎皇帝而来,若是就这么离去,岂不是有违人臣之道”

“我只是不忍黄侍郎和霍朗中落下不忠的骂名。”

黄澍:“那就杀了我们吧。”

霍清源一愣,呆呆的看向黄澍。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勇了

范文程淡淡一笑,轻谈大义者,临阵必变节。

“黄侍郎,这种玩笑可开不得。”

“我大清向来是以礼待人,不会妄动杀念。”

“坐坐坐,有什么话坐下来慢慢说吧。”

黄澍冷哼一声,这才坐下。

霍清源擦了擦头上的汗,如蒙大赦。

范文程笑著说道:“大明朝虽然已经在南京另起炉灶,可自古以来,在南京的,皆是短命王朝”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盖莫如是。”

黄澍已经猜到了范文程的意图,扭过头去,只留侧脸。

范文程继续说著,“我听闻,张献忠兵进四川,蜀地半境落於贼手。”

“武昌左良玉听调不听宣,福建郑芝龙隱隱有独立之势,云贵两省的土司叛乱不止,北地又早已失去。”

“南京,如今已是岌岌可危呀。”

黄澍反驳道:“我大明圣皇在上,群贤满朝,何来的岌岌可危。”

“范学士,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

“这样的攻心计谋,太过拙略。”

范文程:“此绝非攻心计谋,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没想到,实话,竟然这么伤人,以至於都让黄侍郎產生了误会。”

“你说是吧,霍郎中。”范文程侧身看向霍清源。

霍清源没想到范文程会將话扔到他的身上。

“可,范学士所言,也不是什么实话呀。”

“难道,我得到的情报有误”范文程故作反问,接著又自答起来,“应该不会吧。”

“我这不光有各地探查来的情报,还有各地往来的公文呢。”

“这是北京城,是大明朝的都城。各地的奏事的公文每天都像雪一样涌过来。”

“虽然现在大明朝的都城於无奈之下迁回了南京,但北京毕竟当了二百多年的都城。”

“崇禎一朝十七年的公文,可全都积存在北京。”

“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只顾的抢金银財宝了,眼里哪顾得上这些废纸。”

“不过,李自成抢的那些金银財宝,在庆都一战,全部被我大清截获。”

“而那些公文,自然也在我大清手中。”

“根据各地公文奏报,稍微一推断,想要弄清楚明廷的形势,还是不难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