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盟誓之夜(1 / 2)
两军盟誓并不是件小事。
虽是在穰城,行程也匆忙,但赵明景也还是设了祭坛,上祷天愿。
双方臣子各自为列,除了上官霁、苏砚清、王崇文、王世衡、司马崇、司马严等人,姜灼甚至也见到了久违的长公主殿下和先前因公孙善刺杀事件被贬的六皇子赵誉宁。
也因为赵明景先前并没有承认凌恒的身份,姜灼也不再是什么先皇后,众人依旧闭眼默认姜灼还是先前的昭宁郡主。
祭祀典礼,神圣威严,若再掩面反显诚意不足,姜灼也难得地摘下了帷帽,换上了正式的郡主服制。
素白云锦织成的广袖交领衫如月下初雪般流转,金线密绣的缠枝忍冬纹点缀其中,姜灼薄施朱粉,眉间一点珍珠花钿,更显容颜清丽。
沈观芷则与赵明景一同穿着配套的帝后玄色袆衣,十二章纹的彩纹遍饰华绸,头上一顶九龙四凤冠更是金碧辉煌,璀璨夺目,举止之间已尽显皇家气派。
祭台上本就只有长公主,沈观芷和姜灼三名女子,而姜灼和沈观芷一浅一深两道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或许是因为姜灼平日甚少再露出真容。
有不少人步步紧盯着姜灼。
赵明景亦是其中之一。
看着姜灼昔日残破的脸颊白皙光洁,秾丽五官艳丽如初,赵明景不由得眸光幽沉,转而又不知想到了什么,神情复杂地望向身边的赵翊白。
早有预料的赵翊白却是无所谓笑笑,拍了拍赵明景的肩膀,似是在提醒别误了时辰。
赵明景顿了顿,没有在此多作停留,而是提步,与赵翊白一道上了祭台。
随行在帝王身侧的沈观芷倒是温和笑笑,留在了姜灼身侧,夸赞道:“姜妹妹容光焕发,更胜从前。”
姜灼微微低头,俯身行礼,却没有说话。
这一年的姜灼十七岁,褪去了当年及笄的天真和娇憨,反倒在言行举止间多了一份淡雅和从容。
但今日阵前祭祀盟誓,重头戏终究还是在赵明景和赵翊白二人身上。
待到祭典庄严的祝祷、占卜、礼乐仪式一一而过,身着玄衣龙袍的赵明景与一身金甲金冠的赵翊白依次上前。
“朕与襄王虽先前多有龃龉,但终究血脉相连,如今前尘旧事,皆付流水,你我此次携手治灾,同心同德,待四海升平、山河稳固之日,可共享这太平盛世。”赵明景率先开口,立下承诺。
端着紫檀木盘的内侍适时躬身走上前来,呈上祭酒一壶,金樽一盏,以及匕首一柄。
赵明景将案上金樽高高举起,示于三军与百官之前。
“山河破碎,黎民泣血!此非朕一人之江山,亦乃列祖列宗交付于我赵氏子孙共同之基业!”赵明景的声音陡然拔高,于这宽阔祭台,尤显庄重,“今日,在皇天祖宗面前,朕与襄王,当立血誓!”
言罢,赵明景放下金樽,握起匕首,在自己的左手掌心果断一划,刺目鲜血顿时涌出,顺着掌纹,滴入下方金樽。
赵翊白随即取过匕首,同样在自己的掌心划下一道。
二人之血便在此金爵中交融,滴入清冽酒液中。
赵明景端起那杯混合着两人鲜血的祭酒,朗声立誓,声音响彻祭坛:
“朕赵明景,于今日起,立襄王赵翊白为皇太弟,若朕此行有风云不测之日,襄王可取而代之!待到灾戾平息,山河重整,朕必不负今日并肩之谊!此情此心,天日可表,神人共督!”
为表诚意,赵明景率先仰首饮下樽中酒,随后,再剩余血酒递给身旁的赵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