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朕信爱卿,朕就信爱卿啊(2 / 2)
百官们听闻此话,也是热血沸腾。
想他们中原王朝何时有过这般霸气的时候。
也就神武大将军出现,才能这般霸道吧。
仔细一琢磨。
这段时日发生的事情,貌似是他们一辈子都未曾经历过的。
蒙野国认怂。
倭国的平安京被灭。
如今达光王朝割地赔偿,主将更是从达光国都被抓回来,任何一起事情,到一位将军身上,那都是足以自豪一辈子的事情。
“的好啊。”皇帝大喜,“至于这贼将,朕决定先将他关押到地牢,择日处死,爱卿觉得如何?”
“一切以陛下为主。”林凡道。
“好,退朝,爱卿随朕到御花园走走。”
“好。”
随着皇帝跟林凡离开后,百官们各自散堂,但皆是三五成群的联络到了一起。
“太傅大人,皇后娘娘拿出的先皇圣旨,到底是真是假?”有官员问道。
太傅摇头,没有话。
如今讨论真假有何意义。
太傅,太保,二皇子站在远方。
太保道:“殿下,如今你是看到了,神武大将军的权势非你我能左右的,如今陛下对大将军信任的很,以往我不信能有如此权臣,能让陛下如此信任,现在他出现了。”
二皇子道:“老师,我现在对大将军很恭敬的,我一直都想着办法跟大将军拉拢关系,但总是找不到机会啊。”
太傅道:“殿下,此事不能急,想要得到大将军的支持,得慢慢来,但还是那句话,不能与他发生任何冲突,哪怕他不支持殿下,殿下也不能怀恨在心。”
二皇子点头,“放心吧,我又不是傻子。”
“那就好。”
太保跟太傅想到太师,就一阵唏嘘,太师何等人物,压得他们两人吃不到好处,可谁能想到,大皇子一犯蠢,就将盘子给砸了。
如今更是引起天大的连锁反应。
皇后被囚禁。
武家被抓,结果不言而喻,必然是满门抄斩。
……
御花园。
皇帝亲自给林凡倒茶,一边倒一边笑着道:“爱卿,辛苦了,如今事情已定,爱卿得好好歇一歇,莫要累坏了身子。”
“陛下,你的身子如何?”林凡看着双鬓发白的皇帝,心中轻叹,在他看来,皇帝的寿命还有五年,那么经历大皇子,皇后,武家的事情,至少减少了半年乃至一年的寿命。
心气一动,伤及根本。
这不是药物能填补回来的。
皇帝笑着道:“朕还能撑得住,老天对朕不薄,晚年能让朕遇到大将军,朕还期待的看着在朕与大将军的努力下,中原王朝最终会走向何等的盛世。”
“陛下放心,臣必然会如愿的让陛下看到中原王朝的盛世。”林凡道。
皇帝轻轻拍着林凡的手背,轻声道:“爱卿,如今它国之事,就此结束,朕唯一放不下心的就是中原百姓们,朕让你成立神武司,并非是想剥夺三司之权,而是朕对他们不信任,朕知道官官相护,也知各地百姓被那些所谓的帮会压榨,但朕老了,没有能信任的人。”
“可朕信爱卿,无条件的信任爱卿。”
“朝堂内,百官的想法,朕明白,无非就是朕亲手捧起大将军,觉得爱卿独揽大权,可他们也不想想,他们为何不能独揽大权,那是因为朕不信任他们。”
“太师是有能力的,也忠心,但他老了后,也就变了,一门心思站在大皇子这边,拉帮结派,对百姓之事不管不问,朕念其劳苦功高,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朝堂还得运转,
林凡聆听着。
能深刻的明白,皇帝的无助,无人可用,就算有用,却也是报喜不报忧,百姓情况如何,他哪能知道。
国公虽是陛下信任的人,但终究也是武将,在治理国家这方面,有所欠缺。
更何况,国公也年迈。
哪有年轻人的精力。
朝堂斗争向来残酷,一旦国公卷入到文官纷争中,能否全身而退,都不得知。
林凡道:“陛下放心,如今神武司组建完毕,我也会着手这些事情,我本就是帮会之人出身,对帮会的情况了然于心,他们的存在非利民,而是剥削,大多数都与当地官员勾结,只是陛下,臣一出手,怕是要死不少人。”
皇帝道:“爱卿放开手脚的干,只要是该死之人,死多少都无妨。”
“那好,臣绝不会陛下失望的。”林凡道。
皇帝沉默片刻,开口道:“爱卿,你觉得朕这些皇子里,哪一位能继承大统?”
君问臣,哪位皇子能继承皇位。
这对任何一位大臣而言,都是送命题,大多数都会被吓得诚惶诚恐,不敢接话。
但林凡则是摇头道:“臣对那些皇子并不熟悉,但在我看来,只要他勤勤恳恳,爱民如子,哪怕没有能力,也无妨,我会竭尽全力,帮他稳住王朝,与内部动乱,我会镇压,外敌入侵,我会领兵出征,杀到它国的国都。”
“哈哈哈……”皇帝忍不住的大笑道:“爱卿啊,这番话也就爱卿敢出啊,历朝历代,还从未有谁敢出这番话来,但朕信你,朕就是相信你。”
“多谢陛下信任,我也是因为陛下的信任,才愿意留在朝堂之上,想看看凭借我这身蛮力,配合陛下的信任,能搞出多大的动静来。”林凡笑着道。
皇帝脸色一沉,严肃道:“爱卿,如朕百年后,新皇不信任爱卿,爱卿大可不用管他,如果实在是不可教育,爱卿可另立皇子继位,朕只希望中原王朝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非皇权归属是谁。”
听闻此话,林凡看着皇帝。
皇帝微笑着,“爱卿莫要以为朕笑,朕所言句句属实,朕纵观历史,这天下国号更替,唯一不变的是这天下的百姓,是这百姓脚下的疆土。”
“陛下,臣佩服。”林凡道。
“哈哈哈,能让朕的神武大将军佩服,明朕做的还是不错的嘛,想想朕的大将军,佩服过谁?连太师都敢打,却唯独佩服朕,朕甚慰啊。”皇帝笑着道。
渐渐地,笑声在御花园不断响起。
林凡也些行军的一些趣事。
……
海岸边防。
秦礼待在府内,看着手里的密报,神色凝重,手中的信纸久久未能放下。
里面的内容很震撼。
林凡回归,达光王朝割地赔偿,霍格也被抓了回来,而造成这一切的,赫然就是林凡率领八百铁骑深入敌国。
这是连他都无法想象的事情。
甚至,对他而言,别复刻了,就连想都不会想。
就在此时。
一位心腹匆匆而来,“都督……”
“何事?”
秦礼将信收好,抬头问道。
心腹道:“都督,朝廷派来工匠,要修建平倭纪功碑,声势浩大,如今军中士卒都受到影响了,末将觉得这是朝廷故意使的计谋。”
“嗯?走,去看看。”秦礼皱眉。
当来到城里的时候。
周围围聚着许多百姓,这群百姓议论纷纷,只言片语传到了秦礼的耳朵里。
“瞧,这是要修建平倭纪功碑啊。”
“是给咱们这边的边防军修建的嘛?”
“不是,那是给咱们本地儿郎们修建的,前段时间,神武大将军不是率领三千铁骑征战倭国的嘛,大获全胜,瓦解了丰臣政权,朝廷大喜,大将军请奏皇帝,要给三千儿郎们修建纪功碑,每人的名字都要写在上面。”
“哎呀,这是要流芳百世啊,怎么就轮到咱们本地儿郎了,秦都督手里的精兵可是很多的。”
“我听人,这是故意给大将军安排的,本以为咱们本地儿郎都是软脚虾,但谁能想到,咱们本地儿郎个个凶猛如虎。”
“王婶你们知道吧?”
“知道啊。”
“前段时间她儿子来信了,如今被大将军收编到神武司,当了官,往后要很忙,让王婶莫念。”
“啊!还有这等事情。”
“废话,咱们本地三千儿郎,你看有谁回来了,我看,肯定都被大将军收编了。”
此时,奉命前来的太监,手持圣旨,高声宣读着,本地百姓们听的很是认真,惊呼声不断,所有百姓都满脸笑容。
毕竟这是他们本地人的荣耀啊。
三千人,足足三千人呢。
这放在别的地方,那都是相当炸裂的。
边防军营里。
许多士卒们都聚在一起闲聊着,他们对那三千征战倭国的家伙们,羡慕不已。
“大将军不愧是大将军,你们瞧,跟着大将军,这日子直接起飞了。”
“谁不是呢,就那些人,咱们又不是没见过,哎,这就是命啊,如果是咱们随着大将军前去,这纪功碑上,必有咱们的名字。”
“到底,还是大将军请功的。”
虽然士卒们没有什么。
但言语中的羡慕是掩盖不住的,想想他们的那些将领,一个个都是自己日子过得起飞,哪里会管他们。
渐渐地,士卒们对素未谋面的神武大将军有了一种天然的好感。
就在此时。
远方传来声音。
那是集合的号令。
当他们集合后,就看到一位面白的太监缓缓走来,一旁的秦礼心中疑惑,不知什么情况,但这位公公是奉旨前来,他自然也不好过问。
公公道:“各位勇猛的将士们,本公公奉旨前来,神武大将军有感各位将士驻守边海不易,特请陛下赏赐犒劳各位,因此,陛下口谕,赏全体边防士卒每人五两银子。”
在场的士卒们欣喜若狂。
五两?
这可赶得上他们五个月的军饷了。
“谢陛下。”
士卒们高呼道。
公公道:“你们除了谢谢陛下,还得感谢神武大将军,如不是大将军见你们辛苦,替你们讨功,岂能有这赏赐?”
士卒们道:“谢谢神武大将军。”
公公颇为满意的点着头。
至于林凡,还真不知道这事情,就算知道了,也会一脸懵,他可没有过这话啊。
而这一切都是皇帝做主的。
他自然知道爱卿给三千士卒们立平倭纪功碑,除了让三千士卒们高兴,也想让海防士卒羡慕,但皇帝觉得这不好,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赏赐。
还将这种赏赐,归功在林凡身上。
倒是一旁的秦礼,脸色铁青,他如何看不出这是收买人心的手段,但他还真没有这样的办法。
多出的军饷送到京城,如今这不是摆明着,用军饷反过来收买他手里的士卒吗?
虽,这些士卒还是听命他秦礼,但神武大将军的好名声被他们记在心里。
想到这里。
秦礼皱眉不语,这一招还真不好破。
……
数日后。
神武司,院。
宋青,杨明,许明,钱涛,吴用,丁鹏,王保安,李正道等人身穿崭新的神武司服侍,昂首挺胸的站着。
至于宁玉则是站在师傅身边。
毕竟是首席大弟子,不站在师傅身边能站哪?
宋青看着林凡,思绪瞬间就被拉扯到初次见面的场景,那时候的林凡还只是帮会的弟,谁能想到,数月之久,摇身一变,赫然成为了威名赫赫的神武大将军。
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位高权重,独揽文武大权。
而他宋青,本以为这辈子就死磕在班头之位上,谁能想到,如今却进入京城,成为了神武司的一员。
在林凡远征的时候,他深刻的感受到,什么叫做香饽饽。
不仅仅是他。
神武司的众人也是如此,经常有大大的京官提着礼物登门拜访,态度要多谦和就有多谦和,明明有的官员品阶比他们高很多。
却依旧恭恭敬敬,明摆着就是讨好。
林凡道:“神武司如今正式运行,陛下对我们神武司怀有极大的信任,如今各地官员情况,正在被调查着,等所有信息收拢到来,便是忙碌的时候了。”
众人神色严肃的很。
与以往在治安府的打闹不同,如今的神武司乃是第四司,而他们身为第四司的人,自然也得认真。
这段时间,所有人都恶补律法,为的就是以法为基础,进行执法。
许明道:“大人,卑职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只等大人一声令下,卑职必将赴汤蹈火。”
林凡笑道:“嗯,大家都是自己人,随着我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位置,在此别的不,我只一件事情,既然我们身为神武司一员,就要以身作则,莫要犯事,当然,缺钱的跟我,有事也跟我,最终的解释权也是在我手里。”
“如遇到闹事,却又没把握保住自身安全的,一律给我杀,确保自身安全才是最为关键的。”
众人都点着头。
而此时。
京城街道,百姓们纷纷停下脚步,看着路中间一道身影,这道身影很是瘦,看着也就九岁,十岁左右。
身上披挂这一条白布,白布上写着血色大字。
“冤”
此时,城内巡逻守卫路过,看到这孩童的时候,面色陡然一变,“快,将这孩赶紧弄走,天子脚下,岂能出现喊冤的事情。”
这事可大可。
以往如果有进京喊冤的,多数都是被私自扣押拿下,然后交由喊冤人当地的官员带回去,好好看管,莫要在天子脚下闹事。
这乃是国都,京城,乃是重地,岂能有这种事情。
当然,也会有心慈的京官责令当地官员好好调查,解决此事,只是人家都告到京城了,当地真要能妥善处理。
人家有毛病,一路颠簸来到这里吗?
就在这守卫想要上前的时候,另一位守卫道:“等等,如今神武司成立,神武大将军嫉恶如仇,我们要是将这孩子拿下,万一出了事情,查到我们头上,那我们可就倒大霉了。”
此话一出。
瞬间惊醒了其余的守卫。
是啊。
的确是这道理。
要是以前,他们这样处理没有任何毛病,但神武大将军可非善茬,在一些书人整理的故事里,他们可是听闻,神武大将军还未入京的时候,在各地所做的那些事情。
当真是杀的血流成河。
都不知有多少地痞流氓惨死大将军之手。
就在此时。
一辆马车突然停靠在孩子面前,就见数位壮汉,从马车里涌出,抓住孩子,就要往马车里塞。
“放开我,放开我。”孩子大喊大叫,挣扎着。
守卫看到这一幕,对视一眼,立马上前,“住手,天子脚下,你们这是干什么?”
一位壮汉看到是守卫,连忙微笑着,从怀里掏出证明身份的官牌,同时又拿出点银子,悄咪咪的塞到守卫手里。
“军爷,我们是荆州府的差役,这孩子患有脑疾,总是发疯,没想到一不留神,就让他跑到了京城,我们现在就将他带回去,保证不会惹事。”壮汉明情况。
按照以往的情况,这招自然是百试百灵。
守卫们要京城安宁,况且还能有银子拿。
何乐而不为。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就是,守卫非但没让他们离开,反而将银子甩到他的身上,怒声道:“大胆,此乃天子脚下,你们竟然胆敢当街绑架孩子,我看你们是活得不耐烦了,将他们拿下,押到神武司,交由神武大将军发。”
刹那间。
守卫们将壮汉们拿下。
壮汉们一脸懵逼,“等等,你们这是干什么啊,放开我们,误会,都是误会啊,我们也是奉命抓人回去的。”
“兄弟,有话好好,咱们都是衙门的,别这样。”
但守卫哪里管他们这些事情。
直接押着往神武司那边而去。
被绑的孩子浑身发抖,赤足惊恐的看着眼前一幕。
一位守卫心软道:“子,你在这里喊冤没用,你真想喊冤,那就随我们去神武司,如果你运气好,遇到大将军,你就长点眼,好好的求求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