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诸侯(1 / 2)
第456章 诸侯
“这也不尽然。你没有听说有句古话叫作『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哈”水丘昭券愣了一下,“什么意思这太深奥了,不太明白。”
“这意思你其实清楚吧就像天波不可能內乱一样。只要天波找到自己的封君,找到自己的直接上级,天波就乱不起来。我换个角度来说,现在天下大乱,其实就是因为朝廷衰微。你看朝廷春秋鼎盛的时候,哪个州郡胆敢堂而皇之的叛乱並且拥立节度使呢有朝廷的权威在上的时候,叛乱本身毫无意义不是吗”
“你的意思是...吴越国只要能够称臣,就可以让我们的內部也稳定下来”
“前提,是你们的封君要有足够的干涉能力。我说实话,你们现在就算对晋王称臣,晋王其实也干涉不了你们的內部事务。因为毕竟中间还隔著好几层。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们对吴国杨行密称臣,反倒是能解决这一切。这对你们水丘家来说也是个不错的结局吧。”
“不,这不可能。我们水丘家,也是有脾气的一一至少我是有脾气的。我愿意带著水丘家离开,是因为这是我伯父的劝告。我伯父只劝告我在天波这里留后路,或者说这是在晋藩留后路。投降淮南杨行密这种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我伯父不会这么做的,我也不会。”
水丘昭券毫不犹豫地否认了这种可能性。这不只是在陈述事实,也在表明他的態度:水丘家绝对不会观望,也不会举棋不定。投靠晋藩就是唯一的选择,不会再另外把志愿投到別的地方了。
“你怎么和面试答辩似的...倒也不用那么急著陈述你们的情况,將来还有许多事要慢慢谈。
不过,你能这么表明態度,我心领了。”
这也是为什么杨林愿意接受水丘家。他们家的风评確实不错,水丘昭券也確实是君子。要不是吴越王本人有命令,吴越国的国戚当然是要与国同休的。出奔外国这种事,在春秋也並不常见,更不用说跑这么远。
但如果说到“出奔”,这在春秋战国也確实是卿大夫们互相跳槽的行为。太阳底下並没有什么新事,这种互相跳槽並非武人政治常有的玩法,但在真正的诸侯国之间还是相当常见的。水丘家现在的行为,姑且也算是给未来的政治局势提供一个预演。
这种“出奔”的行为,其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信號。这標誌著武人政治一一或者说以武力来確保统治权的军事割据已经走到了末尾,武人团体中特有的封闭性將被打破。
【嗯,这或许就是末法之世的一个侧面吧。】
“这样的法,还是赶快『末”了比较好。”
和水丘昭券完成了情报的交换,杨林掛了电话。
这还是他在外邦的第一个线人一一虽然不好说是朋友,但说是线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从春秋战国来说,这也符合那个时代的玩法。两国之间的外交,通常並不依赖外交机构,而是依赖特定的卿大夫进行。与相对封闭的武人政治不同,这些卿大夫具有某种“国际性”,他们在不同的诸侯国之间都会得到承认。因而,他们出奔外国也是常事。
现在,正是从武人政治过渡到诸侯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