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安宁,打出来(1 / 2)
程知节在一旁可就没那么好的脾气了。
他瞪着牛眼,就要上前理论:“你这阉人,好大的……”
“知节。”
李岩淡淡地开口,制止了他。
程知节哼了一声,只得悻悻地退了回去。
但看向那太监的眼神,已经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那太监显然没把程知节这样的武夫放在眼里。
他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用他那特有的腔调,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北王李岩,忠勇果毅,智计无双,于北境大破突厥,扬我国威,功在社稷,朕心甚慰……”
洋洋洒洒数百言,无非是些空洞的褒奖之词。
“……兹特封镇北王为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加封食邑三千户,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另,朕闻王爷与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素有旧怨,然逝者已矣,朕与王爷乃手足兄弟,血浓于水,望王爷能以国事为重。钦此!”
念完圣旨,那太监脸上堆着假笑。
“王爷,这是陛下亲笔所书,言辞恳切,足见陛下对王爷的兄弟之情啊。陛下说了,只要王爷肯回长安,这朝堂之上,您与长孙大人、房大人他们,皆是肱股之臣,地位无人能及!”
这番话,名为封赏拉拢,实则暗藏机锋。
既点明了李世民如今的皇帝身份,又拿兄弟情分来道德绑架。
言外之意,是敲打,也是试探。
若是寻常藩王,此刻早已感激涕零地跪地谢恩了。
广场上的百姓和新降的将士们,也都认为李岩会恭敬地接过圣旨。
毕竟,这是皇权天授,是天下正统。
李岩缓步走下高台,来到那名太监的马前。
太监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以为李岩终于要服软了。
他昂着头,将圣旨与贺表递了过去。
李岩接过了那两份在世人眼中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力的文书,却没有看上一眼。
他转身,一步步走回高台。
在他的身后,早已架起了一座巨大的火堆。
火堆之上,堆满了从突厥人手中缴获的狼头战旗,萨满法器以及各种代表着突厥荣耀的图腾。
“王爷,您这是……”
李岩没有回答他,在万众瞩目之下,走到了火堆前。
他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圣旨,让广场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那耀眼的明黄色。
下一刻,他手腕一抖。
“呼!”
那卷承载着新皇意志的圣旨被他扔进了熊熊燃烧的火堆之中!
“啊!!!”
那名太监发出一声惊恐到极致的尖叫,几乎从马背上摔下来!
“你……你……李岩!你好大的胆子!你敢焚烧圣旨!这是谋反!这是大逆不道!!”他指着李岩,声音因为恐惧和愤怒而变得尖利扭曲。
广场上的所有人,包括李铁柱、程知节在内,全都懵了!
烧圣旨?
李岩却恍若未闻,看着那两份文书在烈焰中迅速卷曲,化为一缕飞灰。
“天下安宁,非乞求而来,乃打出来!”
“我幽州数十万军民的性命,不是靠长安城里那一纸空文来封赏的!更不是靠谁的怜悯与施舍!”
“是我身后的将士们,用命换来的!是我脚下这片土地的百姓,用血泪守住的!”
“所谓圣旨,所谓封赏,在我李岩眼中,与这堆突厥人的破烂旗子,又有何异?!”
“内贼外寇,凡犯我疆土者,皆此下场!”
“轰!”
这最后一句内贼外寇,如同在平静的油锅里丢进了一块烙铁,瞬间引爆了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