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313章 同样的一道沟

第313章 同样的一道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比于早早获得优势的左翼,魏军在右翼的战事明显要胶着得多。

一方面,那里少了一路魏军威胁,却多了一路张飞作为友军。

士气明显更稳定。

另一方面,司马懿很快就发现,诸葛亮明显在其左翼(相对魏军右翼)多分了一些兵。

那在步阵对抗的过程中,就多了一分优势。

但司马懿还真不怕这点优势。

因为不管怎么说,诸葛亮的阵型都是不完整的,中间有缺口的。

随着其右翼崩溃,这种缺陷更是得到了放大。

最直观一点。

因为中间的沟壑阻隔,汉军左翼根本不能及时支援右翼。

不仅仅是因为物理上的阻拦。

说实话,这一点土沟,其实拦不住成千上万的军阵。

哪怕步兵也拦不住。

关键还是维持密集阵型。

右翼汉军想要去到左翼,必然绕不开这些土沟。

而一旦行经这里,原本紧密的阵型就要松散。

散了战斗力就会下降。

必须停下来重新调整。

这样非但会错过救援时机,还会把援军也坑在这一翼。

这是由这个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战术所决定的。

甭管卧龙凤雏,还是司马八达,都无法改变。

除非某人能手搓枪炮,直接改变整个时代的军事水平。

这都是司马懿早就庙算好的状况。

所以对于这一翼的战局,司马懿只求不过不失。

能坚持到左翼魏军锁定胜局,继而反过来夹击剩余的汉军,便算成功。

不过随着日头渐渐西沉,司马懿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首先,汉军左翼的战斗力明显比右翼高不少。

眼看隔壁溃败了,居然还能维持士气不减。

甚至一度将魏军反推了上百步。

怎么看都不像是将要溃败的模样。

而这,绝不仅仅是靠数量上优势就能达成的。

这是强悍战斗意志的表现。

而意志这个事,除了平时的军事训练,赏罚分明等等属于“法度”层面的因素之外。

其实还有一个更加接地气的因素:

士兵是否长时间维持温饱。

有一顿没一顿的军队,意志再强,身体支撑不住,也是白搭。

这一刻,司马懿心底莫名生出一个念头:

莫非……诸葛亮其实并没有自己预料中的那般缺粮?

不,不可能。

虽然诸葛亮手下有能人。

但关中民间储粮就那么多。

再怎么取巧,也不可能凭空变出更多粮食。

豪族家的余粮再多也是有限的啊!

而既然不是无中生有,那便只有一种可能。

汉军左翼顶在最前面的士兵,应该是获得充分给养的精兵。

不能同时喂饱三四万大军,不代表不能单独喂饱当中的三四千人。

不外乎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已。

再这么往下一想。

诸葛亮莫不是故意将老弱饿兵都放置在右翼,而将精锐都集中于左翼?

避实击虚?

将计就计?

轰隆!

一道旱雷自天边传来。

司马懿吓了一跳,差点丢掉手中的水囊。

再抬头时,但见北方垂垂彤云之下,张飞的那坨骑兵已经再次启动,配合那一翼汉军交击魏军。

更远处,涑水北岸的关平骑兵也突然扑向了己方的胡遵部骑兵。

而本该出城接应的吴质,此时却还没有影。

但司马懿却已经顾不上去指责那位的畏缩了。

因为他突然发现。

非但那一翼的汉军,战力超出他此前预计。

就连张飞的人马,也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疲惫。

仅仅是休息了两个时辰不到,便再次生龙活虎起来。

而按照他原本的推断,张飞与吴质缠斗半日之后,此时应该精疲力竭了。

就算不退,也难以再执行硬冲硬凿的战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