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一百零二章 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大章 】

第一百零二章 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大章 】(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快,红星厂这堪称豪横的年终奖消息传开。

在整个宁北市以至于北河省的军工体系内都引起一场地震。

红星厂一个普通钳工年终奖拿了一百二,大学生技术员奖金两百五”,核心专家奖金高达四五百”这类消息。

伴随着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通过探亲访友,熟人电话等渠道传开后。

在那些效益不佳,甚至濒临倒闭的兄弟单位中,激起的却不仅仅是羡慕,更多的是酸楚,嫉妒,乃至愤慨。

省城,某家老牌军工厂的家属区。

几个穿着旧棉袄、袖口磨得发亮的中年人围在简陋的公共厨房门口,一边择着冻蔫了的白菜,一边唉声叹气。

“听说了吗?宁北那个红星厂,今年发了这个数的年终奖!”一个瘦高个伸出两根手指,又觉得不够,再加了一根,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三百?我的老天爷!咱们厂今年能发二十块过年费就烧高香了!听说账上又没钱了,下个月工资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另一个胖些的工人狠狠地把烂菜叶扔进垃圾桶,语气愤懑。

“何止三百!我小舅子的连襟在红星厂后勤科,他老婆都拿了一百。一个坐办公室的,比咱们这抡大锤的拿的还多!这像话吗?”瘦高个越说越激动。

“哼,红星厂?不就是走了狗屎运,出了个能折腾的林默吗?又是改进步枪又是搞火箭筒的,听说还弄出了什么夜视仪,抱上了总部的大腿。”

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傅冷哼一声,语气酸溜溜的,“我看啊,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么发钱,纯粹是炫富,违反规定!上面也不管管?”

“就是!他们还到处高价挖人!绵阳电子九厂的陈建军,听说就是被他们用高工资撬走的!这不是破坏团结吗?”胖工人附和道,仿佛找到了情绪宣泄口。

“对!挖我们墙角,还这么高调发钱,这不是打咱们全省兄弟厂的脸吗?”

“得向上面反映反映!不能让他们这么乱来!”

类似的对话,在省里多家经营困难的军工单位里上演着。

红星厂的高额奖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自身的窘迫,刺痛了他们敏感而又无奈的自尊。

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复杂情绪在蔓延,指责和抱怨的声音,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省国防工办,甚至更高层级的部门。

……

腊月二十四,上午。

今天全厂已经全程放假,车间空空荡荡,只有研究所里还有几个项目正在处理。

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响起。

林默拿起听筒:“喂,我是林默。”

“林大所长,听说你们厂子里,今年可是肥得流油啊!”

电话那头传来赵建国熟悉的声音,带着笑意,但细听之下,似乎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林默也笑了,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赵主任,托您的福,还过得去,工人们辛苦了一年,总算能过个像样的年了。”

“何止是像样!”赵建国在电话那头啧啧两声。

“林默啊,你小子这次动静可闹得不小!”

“现在全省军工系统,谁不知道你们红星厂年终奖发得豪横?”

“好家伙,我可是听说,你们所加上几个分厂,去年的总收入,刨去成本和各项开支,结余吓人啊,都快摸到两个亿的门槛了。”

“这才一年!你小子,愣是把一个濒临关停的三线厂,干成了全省军工体系的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虽然林默看不见,但能感受到语气中的赞叹。

“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总部和省里支持到位。”林默谦虚了一句,但语气中的自信毫不掩饰。

“是啊,成绩是瞩目的。不过……”

赵建国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推心置腹的意味,“林默啊,老哥我这年终奖,也就发了十几块钱,跟你们厂一个学徒工都比不了哟。”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看似随意地提道:“这树大招风啊……这两天,我这办公室的电话,还有刘局那边,可没少接到一些兄弟单位的……嗯,情况反映。”

“都说你们红星厂搞特殊化,物质奖励超出了规定,助长了拜金风气,还……还说什么‘高价挖人’,破坏行业团结。”

“有些老厂,日子确实难过,工人几个月没发全工资了,看到你们这样,心里有情绪,说些怪话,也难免……”

林默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起来,眉头微蹙。

他听明白了,赵建国这是来当“说客”了,或者说,是来提前给他打个招呼,让他注意影响。

“赵主任,”林默的声音平静,但带着一丝明显的不乐意,“我们给工人发奖金,是按照之前制定的、经过所里领导班子讨论,并且向全体职工公示过的奖金分配办法来的。”

“多劳多得,贡献大的人多拿,这有什么问题?”

“工人付出了汗水,创造了价值,拿到了应有的回报,干活更有劲头,厂子发展更好,这不是良性循环吗?”

“难道非要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穷着,才叫团结?才叫符合规定?”

他的语气逐渐强硬起来:“至于说和其他厂有什么关系?我们红星厂搞得好,工人待遇高,碍着谁了?”

“那些跟我们合作的厂,比如之前快要关停的前进厂,现在成了我们的二分厂,他们今年的年终奖总体虽然没我们总厂高,但标准都是一样的,比起往年,那也是天上地下!工人们能过个好年,这难道不是好事?怎么没人说这个?”

林默越说越直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锐气:“要我说,有些人,自己厂子搞不好,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想着怎么改革创新,开拓市场。”

“就只会盯着别人碗里的肉眼红,说风凉话!人不行,就别怪别人过得好!”

“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下行,订单减少的时候,就更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努力,去拼杀,不能坐在那里坐吃山空!”

接着,林默想起一个例子,立刻举了出来:

“赵主任,您还记得前几个月,有个厂子,效益也不好,但他们厂长有魄力,通过省工办担保,找我们红星厂借了一部分外汇,咬牙引进了一条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吗?”

“当时也有不少人说风凉话,说他们瞎折腾,肯定亏本。”

“可现在呢?我可是听说人家凭借那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高质量产品,已经拿到了外贸订单!”

“他们今年这个年,虽然奖金可能没我们高,但工人们心里踏实,干劲十足!这才是正道!”

电话那头的赵建国被林默这一连串又快又犀利的反驳说得有点接不上话。

这个事情他当然知道,之前就是他牵线搭桥的。

赵建国其实内心也认同林默的观点,只是身处其位,不得不考虑平衡和影响。

他连忙打圆场:“林默,我也就是这么随口一提,把听到的一些反映跟你说说,让你心里有个数。没说要你改变什么!”

“你们红星厂的发展模式,取得的成绩,省里和总部都是高度肯定的!”

“刘局前两天开会还表扬你们呢!只是让你……稍微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别太……高调,毕竟要照顾一下兄弟单位的情绪嘛。”

林默知道赵建国的难处,语气也缓和下来:“赵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们红星厂行事,光明正大,奖金发放合理合法,工人高兴,生产积极性高。

“至于别人的情绪,我们管不了,也没义务去管。搞好自己的发展,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行行行,你说得对。”

赵建国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说服不了林默,也不想因此伤了和气,便转移了话题,“对了,你之前托我找的搞化学,特别是电池,炸药化工方向的人才,我这边倒是留意了几个。”

林默立刻来了精神:“哦?有合适的人选吗?”

“人是找到了两三个,在相关领域都有些名气。”

“一个是省化工研究院的老工程师,姓吴,搞电化学很多年了,对电池很有研究。”

“另一个是北方某大学化工系的副教授,姓韩,研究方向含能材料,也就是炸药,还有一个是地方化工厂的总工,经验丰富。”赵建国介绍道。

“那太好了!能想办法接触一下吗?”林默急切地问。

赵建国却叹了口气:“接触是接触了,也委婉地表达了咱们这边的意向和待遇。”

“不过……情况不太理想。这几位年纪都比较大了,都在五十岁上下,在原来的单位干了大半辈子,房子,家庭,人脉都在当地,根深蒂固。”

“让他们这个年纪离开熟悉的环境,拖家带口跑到宁北来……他们顾虑很多,暂时都没有离开本单位的打算。用老话讲,就是不想挪窝了。”

林默听了,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

这个时代的人才流动极其困难,尤其是拖家带口的中年技术骨干,安土重迁的思想很重。

“没关系,赵主任,辛苦您了。”

林默沉吟片刻,说道,“那您能把这几位的名单和他们的简单信息,比如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过的主要论文或者成果,还有工作单位,给我一份吗?”

“这个没问题,我回头让秘书整理一下给你送过去。”赵建国爽快答应,随即好奇地问,“怎么?你还不死心?打算亲自去挖?”

“年后找机会,我亲自去拜访一下。”林默语气坚定,“就算不能马上请过来,建立联系,进行一些技术交流,或者邀请他们作为顾问,短期指导,也是好的。我们动力电池和新型炸药研发,不能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