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怎么就怕了?(2 / 2)
李云归:“……”
就算你想升官,也不能当着上官的面,幸灾乐祸啊。
“张少监。”徐期冷冷道,“你初来军器监,就算本监的位置不保,也轮不到你来坐本监的位置。”
刚来一天就想升官,想屁吃呢?
“哦。”张宁有些失望,随即又正色道,“那徐监公还是别出事了。”
徐期脸色一黑,本监是不是还得谢谢你?
李云归也忍不住直摇头,这分明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纨绔子弟,张尚书是怎么把他提到少监这个位子的?
和王主簿等人一样,他也下意识以为,张宁能当上少监,是张松樵在背后出了力。
“好了,我就不在这儿耽搁徐监公了。”李云归起身。
徐期想了想道:“张少监,代我送送李推官。”
张宁也睡够了,起身跟李云归,一前一后走出军器监。
临分别时,李云归笑着说道:“张少监,记得替我向张尚书问好。”
“你自己没长嘴?”张宁冷笑一声,转身便走进了军器监。
李云归愣在原地。
好一会儿后,才无奈摇头,“这小子……张松樵是怎么教育儿子的?”
张宁回到厅事的时候,徐期已经不在了,想来,火烧屁股的徐期,已经去着手调查,弩箭流失的事了。
大夏这么落后吗?
竟然连物勒工名的制度都没有。
物勒工名,是一种质量追溯与责任制制度。
只要在器物上,刻上工匠、监造官员、时间、地点等信息,谁还敢轻易弄虚作假?
比如这次庆安府,收缴的弩箭,上面若是有这些信息的话,还用得着李推官,专门来一趟军器监?
其实这一点,早在封孤绝上次在密室说有一批弓弩,不合格的时候,张宁就觉得奇怪了。
是想不到,还是实施起来有阻力?
张宁摇摇头,管他呢,等下次见到老皇帝,倒是可以跟他提一提物勒工名的制度。
直到申时,都到散值的点了,徐期仍没有回来。
张宁更不会闲的,在这里加班,一边伸着懒腰,一边向衙门外走去,“真是辛苦的一天啊。”
闻言,几名下午曾目睹,张宁躺在椅子上睡大觉的官员,纷纷在心底,吐了口唾沫。
呸,真他妈不要脸。
早就盼着散值的王主簿,也急急忙忙地离开军器监,直奔方煊的府上而去。
对于这位,为了自己的儿子,敢于在朝堂上弹劾户部尚书的御史,王主簿的心里,是充满敬意的。
然而,方煊在得知王主簿的来意后,头摇得却是比哗啷棒还要快,“王主簿,这事你还是找别人去吧。”
“方御史,你这是什么意思?”王主簿满脸震惊,不敢置信道,“当初你为了令郎,在朝堂上以死相谏的风骨,王某至今想起,仍热血沸腾。如今王某让你弹劾的,不过是户部尚书的儿子而已,你怎么就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