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李白毁灭了太阳系?(1 / 2)
“无论是《草房子》亦或是《诗云》,都表明了类型文学的创作手法与严肃的思想探索并非泾渭分明,顾远的作品就是在二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当然,并非所有声音都一致赞扬。
毕竟现如今顾远的身份愈发显赫,影响力也持续扩大。
大众对他的作品自然也会更加严苛挑剔。
比如就有读者发帖直言:“相比于《乡村教师》中那个用生命点亮文明之火的乡村教师形象,《诗云》里的人物显得苍白以及符号化。”
“顾远是不是过于沉迷探寻思想,而忽略了小说最基本的叙事魅力?”
这篇帖子立刻获得了不少附议。
“同意,读完感觉很震撼,但震撼来自于那个点子,而不是故事本身。”
“我还是更喜欢《乡村教师》那种有温度的故事。”
当然,自然也会有拥护者。
“《诗云》的魅力本就不在于塑造一个多么立体的人物,它的主角就是那个思想本身!”
“你们要求一部两万字的小说面面俱到,是否有些苛求?”
CR7:“从《闪光的生命》到《诗云》,顾远的科幻始终在探索‘何以为人’这个主题,这才是他科幻美学的连贯性体现。”
……
在一片或理性或激烈的讨论中,一些风格迥异的声音也混了进来。
因为某些娱乐文化小报也来凑了个热闹。
“科幻王者顾远重磅归来!《诗云》出世,整个圈子为之颤抖!”
“统治了两年短篇小说领域的那个男人,他……回来了!”
“震惊!李白毁灭了太阳系?顾远带我们一起探寻诗仙李白不为人知的往事!”
“快带孩子来看这篇《诗云》!阅读推广大使看了都说好!”
……
即使这是相对小众的科幻小说,在有着顾远名头的加持下,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依然是迅速攀升。
相较于那些颇为专业的讨论,普通读者的感受则更为直接。
“我靠!写的真牛逼!”
“这就是科幻吗?看完第一时间感觉震撼与渺小感,紧随而来的就是深刻的惆怅与慰藉。”
“是啊,技术可以穷尽诗歌的一切形式,却无法定义何为美。”
“所以,顾远的观点是技术终究无法触及艺术的本质?”
“耗尽一个星系的能量将汉字排列组合出所有诗歌,不愧是顾远啊,依旧体现了他科幻创作中一脉相承的浪漫。”
“逻辑上我明白神级文明的伟大,但情感上无法接受人类艺术被如此碾压。幸好结局是神也无法定义美。”
“《诗云》的思想内核是顶级的,但作为一个故事,它留给我的回味不如《乡村教师》那么持久。我期待顾远能在一部更长的作品里,把这种级别的思考融入一个更丰满的故事和更鲜活的人物命运中。”
在洋葱网的《诗云》专题下,则是有着一条短评被顶到最高。
来自不知名网友,显然是阅读《诗云》后有感而发。
“最极致的浪漫,不是为你写诗,而是为你创造一个能写尽所有诗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