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现在的你,像极了当初的她(1 / 2)
“攻不上去,就不攻了。”
陈庆之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死寂的湖面,激起千层巨浪。
指挥所内,几十名革命军的高级将领,全都用一种不敢置信的眼神,看着他们年轻的总司令。
不攻了?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总司令千里迢ed迢赶来,就是为了告诉他们,放弃吗?
“总司令!不可啊!”
“不攻娘子关,我们怎么去晋州?难道就困死在这山里吗?”
“是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将领们再次炸开了锅,刚刚因为陈庆之到来而燃起的希望之火,眼看就要被这一盆冷水,彻底浇灭。
“都给我安静!”沐渊亭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
他虽然也不明白陈庆之的意图,但他相信,自己的这位兄弟,绝不是一个会轻言放弃的人。
指挥所内,再次安静下来。但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不解。
陈庆之没有解释。
他只是走到那副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在上面缓缓移动。
那上面,山川、河流、城镇、道路,纵横交错。代表着革命军的红色箭头,被死死地卡在娘子的关前。而在它的四周,是代表着共和国军队的,密密麻麻的蓝色标记。
从图上看,这确实是一个死局。
“你们都觉得,我们被困死了,对吗?”陈庆之忽然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将领们面面相觑,无人敢答。但这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你们觉得,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攻破眼前的娘子关?”陈庆之又问。
“难道不是吗?”一名师长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是,也不是。”
陈庆之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却没有指向娘子关,而是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圈。
这个圈,将整个晋州,甚至包括周围的几个州,都囊括了进去。
“你们的眼睛,都只盯着眼前这座关隘。”陈庆之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你们把它当成了唯一的门。所以,当这扇门打不开的时候,你们就绝望了。”
“可你们为什么不想想,”他顿了顿,手中的铅笔在地图上重重一点,“既然门走不通,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开一扇窗?”
开一扇窗?
所有人的目光,都顺着他铅笔所指的方向看去,大脑飞速运转。
“沐瑶的坦克,确实厉害。她的马克沁机枪,也确实是血肉磨坊。”陈庆之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所内回荡,“所以,她把重兵,都部署在了这些‘铁王八’能派上用场的地方。比如淮水平原,比如剑门关和娘子关外的开阔地。”
“她以为,只要堵死了这些路,就能把我们困死。”
“但她忘了一件事。”陈庆之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这个天下,很大。大到她的坦克,永远也开不到每一个角落。”
他手中的铅笔,在地图的北方,划出了两条凌厉的,指向晋州腹地的箭头。
“这里,和这里。”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瞬间,停止了。
他们看到,那两条箭头,完美地绕开了所有地势平坦的大路和重兵把守的关隘,如同两条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沿着崎岖的山脉和密林,直插敌人的心脏。
第一条箭头,指向了晋州北部的另一座雄关——雁门关。
“雁门关?”沐渊亭的瞳孔猛地一缩,“那里同样是天险,而且也有重兵把守!”
“没错。”陈庆之点头,“但守卫雁门关的,是共和国的第十二集团军,一支由地方部队改编而来的二流部队,战斗力远不如娘子关的守军。而且,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北方,防备着我们从草原南下。”
“我会派一支精锐,翻越太行山脉,从他们意想不到的侧后方,对雁门关,发起奇袭!”
指挥所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翻越太行山脉?那可是绵延数百里,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
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陈庆之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的铅笔,指向了第二条箭头。
这条箭头,更加大胆,更加疯狂。
它从更北方的阳朔城方向,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如同一把回旋的利刃,直指晋州的腹心城市——晋中城。
“阳朔?”一名将领失声叫道,“那里是晋州北部的重镇,城高池深,易守难攻!我们去打那里,和自投罗网有什么区别?”
“我们不打阳朔。”陈庆之摇了摇头,眼神幽深,“我们绕过它。”
“我要一支部队,像幽灵一样,穿过阳朔城外的山区,不惊动任何人,直插晋中。晋中是整个晋州北部的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站,防备空虚。一旦我们拿下晋中,就等于掐断了晋州北部所有共和国军队的喉咙!”
“届时,娘子关和雁门关的守军,粮草断绝,后路被抄,必然军心大乱。他们是救,还是不救?”
陈庆之看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他们分兵来救,那娘子关的防守,必然出现漏洞。如果他们不救,那我们就以晋中为根据地,将整个晋州北部,搅个天翻地覆!”
轰——!
一番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人心头的迷雾。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这才是真正的破局之法!
放弃在娘子关这块硬骨头上死磕,而是跳出敌人的预设战场,从他最薄弱,最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致命一击!
声东击西!暗渡陈仓!
这一刻,所有将领看着陈庆之的眼神,已经从崇拜,变成了狂热的信仰。
在他们眼中,这位年轻的总司令,早已不是凡人,而是算无遗策,决胜千里的军神!
“我明白了……”沐渊亭喃喃自语,他看着地图上那两条凌厉的红色箭头,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喻的震撼。
他终于明白,自己和陈庆之的差距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