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 第112章 武昌城头的曙光

第112章 武昌城头的曙光(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位遗老被驳得面红耳赤,想要反驳,却又一时语塞。

厅内顿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有主张用“周”、“汉”等古号以示正统的,有主张用“顺”、“义”等字以彰起义本心的,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向拯民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敲击,并未急于表态。他的目光掠过一张张或因激动、或因沉思而显得格外生动的面孔,最终落在了坐在角落,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夫之身上。

“王先生,”向拯民开口,声音不高,却让厅内的争论声渐渐平息下来,“您有何高见?”

王夫之缓缓抬起头,他年事已高,连日操劳让他面容显得有些疲惫,但那双眼睛却依旧清澈而深邃。他环顾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诸公所言,皆有道理。然,老夫以为,顾兄所言极是。我等所建,非复前朝,乃开新天。”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老夫思之再三,以为国号,当为——‘华夏’!”

“华夏?”众人低声咀嚼着这两个字。

“不错!”王夫之站起身,走到厅中,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华夏’者,非一朝一代之号,乃我族群之根本,文明之源泉!居天地之中,曰夏;有礼仪之大,故称华!此号,超越了一家一姓,囊括了九州万方所有认同我礼仪、服我教化的族群!无论来自山野,还是来自边疆,凡认同此文明者,皆为华夏子民!”

他越说越是激动,花白的眉毛微微颤动:“用此国号,意在宣告,我等所建之国,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所要继承和光大的,非某朝某代之法统,而是自炎黄以来,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道统!以此立国,根基深厚,气象宏大,方可垂范千秋!”

这一番话,如黄钟大吕,震得在座众人心神激荡。就连原本主张沿用“明”号的遗老,也陷入了沉思。

顾炎武猛地一击掌,大声赞道:“好!‘华夏’!好一个‘华夏’!此号至公至大,至明至正!正当如此!”

黄宗羲也捻须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船山先生此议,深得我心。以文明立国,而非以血统或地域,立意高远,可服天下人心。”

李定国、巴勇等武将虽然对文绉绉的讨论不甚了了,但听到“囊括九州万方”、“天下人之天下”等语,也觉得心胸为之一阔,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向拯民看着众人反应,心中已然明了。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说话,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

一名亲卫快步走进厅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插着羽毛的紧急军报。

“大帅!山海关八百里加急!”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山海关刚拿下不久,难道……

向拯民神色不变,接过军报,迅速拆开,目光扫过。片刻后,他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甚至嘴角还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抬起头,将军报轻轻放在桌上,目光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紧张的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

“是覃宏武将军的捷报。他遣精骑出关试探,于宁远城外遭遇鞑子残部,小挫其锋,斩首百余,缴获战马器械若干。关外敌军,士气已堕,短期内,无力再构成威胁了。”

“好!”

“太好了!”

厅内顿时响起一片松气和欢呼之声。李定国更是猛地一拍大腿:“覃宏武这小子,干得漂亮!”

这个及时的捷报,仿佛一锤定音,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也让“华夏”这个国号,显得更加名正言顺,底气十足。

向拯民站起身,他走到厅堂中央,与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站在一起。他的目光变得无比坚定和清明。

“好!既然如此……”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议事厅,“国号,就定为‘华夏’!”

“我等在此,并非简单改朝换代,而是要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国!一个属于所有华夏儿女的国度!我们要制定的,不是维护皇权的律法,而是保障生民权利、促进族群融合、繁荣文明传承的宪章!”

他的话语充满了力量,也充满了期许,描绘着一幅壮丽的蓝图。

窗外的天色,已在不知不觉中透出了熹微的晨光。那光芒起初还很微弱,挣扎着穿透沉重的夜幕,渐渐地,越来越亮,终于化作万道金红色的霞光,喷薄而出,染亮了整个东方的天际。

一缕格外耀眼的晨曦,恰好透过窗棂,照进这间决定了一个古老文明未来走向的议事厅,洒在向拯民、王夫之、顾炎武、李定国……这些彻夜未眠的人们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议事厅内,关于新国体、政体、官制、田亩、赋税……等等一系列重大议题的讨论,在新的曙光中,继续热烈地进行着。

而武昌城,也在这第一缕晨光中,缓缓苏醒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