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喋血明末,白虎战神扫八荒 > 第133章:海疆一统

第133章:海疆一统(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海的天,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是斜阳残照,给海面铺了一层晃动的金鳞,下一刻,乌云就从天际线滚滚而来,压得人喘不过气。

狂风卷着咸腥的海水沫子,砸在张煌言那张被海风和岁月蚀刻得沟壑纵横的脸上。

他扶着“定海”号旗舰的船舷,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眼神却像钉死了远方那片模糊却庞大的帆影——那是郑芝龙的舰队,桅杆如林,帆影蔽空,如同盘踞在海上的远古巨兽,压迫感隔着老远就沉沉压在每个大明水师将士的心头。

“军门,风向转了!偏东南!”观测兵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丝绝处逢生的激动。

张煌言猛地抬头,感受着风拂过面颊的力道,那双深邃的眼里瞬间迸射出锐利如鹰隼的光芒。

“天助我也!”他低吼一声,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甲板上炸开,“传令!火船队,出击!主力各舰,紧随其后,准备接舷近战!”

命令如同烽火,迅速传遍整个舰队。

早就等候在阵型侧翼的数十艘小艇,此刻如同离弦的箭矢,借着愈发强劲的东南风,义无反顾地扑向那片死亡的阴影。

这些小艇,船体狭长,速度快,上面堆满了硫磺、硝石、浸透了鱼油的柴草,船头还钉着尖锐的铁锥。

每艘船上,只有寥寥数名死士,他们是张煌言从全军中遴选出的敢死队员,家世清白,了无牵挂,此刻眼神里只有平静的决绝。

领头的那艘火船船头,站着一位老将军。他叫陈泽,是郑家军中的老人,一辈子在海上搏杀,身上的伤痕比脸上的皱纹还多。

然而,当张大明陆师席卷福建,大势渐明之际,这位老将选择了归附新生的华夏共和国。

不为高官厚禄,只为他私下对张煌言吐露的心声:“这海,不能再让郑家当成私产了,它该是咱们华夏的屏障!”

此刻,他亲自站在了火船的最前沿,花白的须发在狂风中乱舞,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刀柄,身形稳如礁石。

“快!再快些!对准‘飞虹’号!”陈泽低吼着,海风灌进他的喉咙,带着灼热的气息。

他已经能清晰看到对面郑家旗舰“飞虹”号上晃动的人影,听到对方军官声嘶力竭的号令。

箭矢如同飞蝗般从巨舰上射来,噗噗地钉在船舷上、草垛上,身边不断有弟兄闷哼着倒下,落入漆黑冰冷的海水。

“轰!”一艘侧翼的火船被火箭射中,瞬间爆成一团巨大的火球,炽热的光芒短暂地照亮了附近翻滚的海浪,也映红了陈泽坚毅甚至有些漠然的面庞。他没有回头,目光死死锁住越来越近的“飞虹”号那庞大的船身。

“砰——!”

剧烈的撞击声传来,船头的铁锥凭借速度和惯性,狠狠凿进了“飞虹”号侧舷厚实的木板里,船体发出令人牙酸的碎裂声。

几乎在撞击的同一瞬间,陈泽用尽平生力气,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火把,猛地掷向身后那浸满鱼油的柴堆。

“轰——!”

烈焰冲天而起,如同愤怒的火龙,瞬间吞噬了整艘小艇,火舌疯狂地沿着“飞虹”号的船体向上攀爬,贪婪地舔舐着帆缆、桅杆,发出噼里啪啦的爆响,浓烟滚滚,直冲被火光映红的云霄。

“成了!”陈泽站在熊熊燃烧、即将解体的船头,看着“飞虹”号上陷入一片混乱的水兵,看着更多的火船如同扑火的飞蛾,接连撞上郑家其他的巨舰。

海面上,顷刻间绽开了一朵朵巨大而残酷的火焰之花,映得天空和海面一片诡异的赤红,连乌云都被染上了血色。

热浪扑面而来,灼烧着他的皮肤,他的战袍边缘已经开始卷曲、焦黑、冒烟。但他没有动,反而艰难地转过身,望向远方“定海”号的方向,用尽最后残存的气力,抬起右臂,行了一个极其标准、庄重的军礼。

然后,他缓缓地、几乎是刻意地,靠在了身后那根燃烧着、发出噼啪声响的主桅杆上,像一尊正在燃烧、却永不倒塌的雕像,直至脚下的小艇在接连的爆炸中彻底解体,连同他那不屈的灵魂与躯壳,一同沉入冰冷深邃的大海。

“老将军……”张煌言在“定海”号上,清晰地看到了这悲壮的一幕,他猛地闭上了眼睛,牙关紧咬,腮边的肌肉剧烈跳动了一下。

再睁眼时,里面只剩下冰冷的杀意和滔天的怒浪。“全军!压上去!为陈老将军,为所有死难的弟兄——报仇!雪恨!”

主力战舰借着风势,如同无数柄出鞘的利剑,凶猛地切入已陷入一片火海与混乱的郑家舰队。

震耳欲聋的炮声、短兵相接的喊杀声、船只碰撞的碎裂声、垂死者的哀嚎声,汇聚成一曲血与火的、悲壮到极点的交响乐。

张煌言亲立船头,指挥若定,炮弹带着复仇的意志,准确地砸向敌舰的弹药库、舵舱等薄弱处。

水师将士们则如同下山的猛虎,在跳帮板上与敌军搏杀,每一个劈砍,每一次射击,都带着为袍泽复仇的狠厉与决绝。

……

几乎在海上血战的同时,福建陆地上的战事也已接近尾声。

张大明策马立在一处可以俯瞰部分战场的高坡上,身后是猎猎作响的“华夏共和国”旗帜和肃然列队的士兵。

他刚刚接到水师大捷、郑家主力舰队覆灭的传书,脸上却看不出太多狂喜,只有连日征战后的疲惫,以及大势底定的深沉感慨。

福建多山,这一路自北向南打过来,硬仗、恶仗没少打。

他印象最深的,是攻打汀州城。那城池依山而建,城墙高厚,守将是郑芝龙的一个族侄,顽固异常,麾下也多是其亲信部属。

共和军强攻数日,付出不小伤亡,却进展甚微,战事一度胶着。

后来,是城中几个受不了郑家盘剥的老铁匠,冒着灭门的风险,趁夜从一条早已废弃的排水暗道爬出城,带来了详尽的城防图和守军布防弱点。

带头的那个老铁匠,双手因常年打铁而布满老茧和烫伤的疤痕,他跪在张大明面前,声音哽咽:“张大帅,咱们盼王师,眼睛都快盼瞎了!郑家在这里,税重如虎,拉夫抽丁,民不聊生啊!只求大帅早日破城,还汀州百姓一个安宁!”

那一仗,最终里应外合,一举拿下了汀州。破城那一刻,许多百姓箪食壶浆,涌上街道,那场景,让许多身经百战、见惯生死的老兵都忍不住湿了眼眶。

“陆上,总算是平定了。”张大明喃喃自语,目光越过层峦叠嶂,投向东南方向那看不见的茫茫大海,“接下来,海上的局面算是打开了。还有……台湾。”

……

台湾,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附近的一处偏僻海滩。

郑成功默默地站在一块巨大的、被海浪冲刷得光滑的礁石上,海风吹动他额前几缕散落的发丝,却吹不散他眉宇间那化不开的沉重与悲凉。

他身上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陈旧、却浆洗得干净的明朝官服,只是上面的补子图案,已因岁月的磨损而有些模糊不清。

远处的海平面上,终于出现了几艘帆船的影子。它们走得极慢,船身倾斜,帆破桅折,烟熏火燎的痕迹遍布船体,像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从修罗场般的战场上挣扎着逃到这里。

那是从福建沿海那场决定性海战中侥幸逃脱的、郑家最后的残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