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航空队出击(1 / 2)
粤军两个军与88师仅存的一个预备团,在城墙上下拼死抵抗。
中华门前的护城河成为血战焦点,部分鬼子在河对岸疯狂射击掩护,另一部分则顶着枪林弹雨强行架桥渡河。
“绝不能让鬼子过河!粤军的弟兄们,给我往死里打!”
守军火力全开,子弹密集地扫向河面,溅起无数水花,中弹的鬼子接连栽进河中,但后续部队仍源源不断扑来。
然而,一个鬼子步兵联队迂回至侧翼村庄,悄悄渡河后兵分两路,一队直扑城墙缺口,另一队扛着长梯企图强登城墙。
守军虽奋力反击,却遭到河对岸鬼子火炮和掷弹筒的猛烈压制。
很快,部分城墙段失守,敌我双方在墙头展开惨烈对射。
远处一栋商行顶楼,孙良放下望远镜,无声长叹。
他的88师,终究还是打光了。
与此同时,两个鬼子师团也突破教导总队的阻击,兵临光华门下。
稍作休整后,鬼子再度发起猛攻。
“弟兄们!顶住!一步都不能退!”
教导总队士兵依托城垛和掩体,在炮火中向下倾泻子弹。
城门已被重炮轰塌,鬼子涌入城门洞,其余部队则借助掩体与城头守军激烈交火,试图彻底压制这条最后的防线。
然而在守军一波接一波的反冲锋下,鬼子屡次被逼退,战斗陷入惨烈的拉锯。
光华门至中山门一带,原本由85军麾下的33师和39师联合驻防。
白了,林晏就是让他们在侧翼划水的。整个85军的防务,几乎全压在38师肩上。
“军座,眼下两个师团的鬼子正在猛攻光华门。”85军指挥部里,林晏指着作战地图对彭善分析道:
“教导总队装备是好,战斗力也强,但想挡住鬼子两个师团,恐怕还是吃力。”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们和教导总队是唇齿相依,光华门一旦失守,85军侧翼就会暴露,到时候想守也守不住。”
“我建议派33师和39师立即增援光华门,至于他们的防区……由我38师抽一个团接手。”
彭善闻言,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看了林晏一眼。
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33师和39师两个师的防区,他38师一个团就够守。
白了,就是觉得那俩师的战斗力加起来,还比不上他手底下一个团。
不过话回来,那俩师确实大多是刚补充的兵员,战斗力也确实勉强。
“行,我这就打电话,”彭善也不多话,直接抓起电话下令,“通讯处,急电33师、39师,命其即刻向光华门方向机动增援!”
林晏见状,转身离开军部,直奔38师下属的74掷弹兵旅指挥部。
他得亲自通知旅长吴哈德,抽一个团去接管那两个师的防区。
74旅指挥部设在一座两层商铺内,门口两名站岗的士兵身形笔挺,穿着国防军式样野战服,见到他立刻“啪”地一声干净利地敬礼。
大厅里,多是穿着苏式军装的征召兵们步履匆匆地穿梭往来,处理着通讯,搬运着物资。
由于没有外人在场,他们毫不避讳地用俄语大声交谈,传达指令,其中不乏一些女性士兵干练的身影。
穿过这充满斯拉夫氛围的外间,径直走向里侧的战情室。
推开门的瞬间,画风陡然一变。
作战室内烟雾缭绕,大型军事地图铺在中央桌上,旅长吴哈德和几名主要团长正围在桌旁,指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激烈讨论着。
他们全程都是用流利的德语交流,看到林晏的瞬间,众人瞬间肃立敬礼,齐声道:“师座!”
林晏略一颔首,径直走向地图旁,语气简练地下达指令:
“吴旅长,由你部抽调一个掷弹兵团,接替第三十三、第三十九师防区。该两师已奉命增援光华门方向。”
吴哈德当即敬礼:“遵命!”
随即转向一名军官:“上校,立即集结你的部队,去接管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