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验证成功!重大会议,专家害人不浅(2 / 2)
杨学文团队也是很有实力的,他们发布成果只比崔济团队晚几个小时,测定的流动性高达613,比崔济团队也不差多少了。
也许是不希望被注意到,他们团队只是发布了结果,公告上只有冰冷的数字,连一句分析都没有。
国外实验团队,也纷纷发布了验证成果。
德国马普材料中心研究院的克莱尔-费恩曼团队、芝加哥大学的冯希团队、佛罗里达大学的许丘建团队,纷纷对实验进行了复刻,并确定检测到了张氏现象的高流动性和持续电场特性。
克莱尔-费恩曼还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说,“东大团队突破性实验进展,让张氏现象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张氏现象制造出持续性的强流动性,也就代表未来可能应用于科技领域。”
“另外,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里面蕴含着现今所不知道的物理规则,甚至是颠覆性的规则。”
“我们应该增强在张氏现象方向的实验投入,它或许代表了广阔的前景和未来……”
……
在重大科研方向上,国内上级部门反应速度非常快。
科技部一直都在关注实验成果的验证情况。
当一个个团队进行实验验证以后,科技部快速进行了内部会议。
半个小时的短暂会议,却做出了两个决定,一个还要召开‘张氏现象特别研究会议’,对于张氏现象研究重要性进行论证。
会议以科技部的名义,对相关学者和机构发出邀请。
第二项决定就是以自然科学基金的名义,给江州大学应用电磁学实验室追加一千万的科研经费。
第一项决定也只是开个会,讨论一下张氏现象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后面一项决定,看起来似乎只是追加经费,实际上,还带有隐秘的‘追责’色彩。
追责,不能公开的说。
究其原因,就是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驳回。
后来应用电磁学实验室申请了东川省的省科研基金项目。
张氏现象的研究是在科技部挂名了的,结果项目申请被自然科学基金拒绝,而立项则是在东川省
现在有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申请项目的事情已经在国内学界传开了,甚至传的舆论上到处都是。
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问题都受到了来自学界以及舆论的质疑。
这件事情被提出,就会进行内部讨论,也必定会有人为此担责。
评审专家是担不了责的,因为他们是被邀请做评审,不可能因为意见错误就担责,否则以后也不会有人再做评审了。
所以担责的只能是决定驳回申请的朱伟,就像是柳明说的那样,事情后续出现什么问题,都是朱伟承担。
科技部的会议结束。
柳明第一时间找到了朱伟,他简单说明了情况,开口道,“这个事情被定义为工作严重失职,后续会有处分下来。”
“我提前告诉你,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据我估计,最大的可能是记过处分,还到不了降职的程度,不过你以后的工作一定要注意一些……”
柳明说着也感觉有些可惜。
记过处分还是很严重的,有了记过处分,几年之内就升不了职。
朱伟紧绷遮脸,一言不发。
他心里是有很大意见的,一般项目都需要参考评审专家的建议。
电磁实验室的项目,只有严厉华写了详细的建议,也就是说明项目的方向错误,还详细说明了原因。
他已经很多年不做科研工作,更搞不懂一个全新物理现象了。
在参考了专家的意见后,自然就驳回了项目。
这就严重失职了
“严厉华啊!”
“你这个‘专家’真是害人不浅……”朱伟顿时把严厉华记在了心里。
……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一层大办公室。
朱炳坤、张明浩等人都在,连老教授韩晓旭都来了。
“五张邀请函,就是我们了。”
朱炳坤满脸笑容,精神奕奕的说道,“一场科技部的大会,五张邀请函,我们能一起去!”
科技部的大会可不是谁都能参与的。
这种会议,邀请的都是顶尖的专家,讨论的都是重大方向的研究。
现在针对张氏现象的研究,他们直接收到了五张邀请函,也算是一种荣誉了。
这也说明了科技部对于张氏现象的重视。
朱炳坤、薛坤,乃至于韩晓旭,也都是第一次受到参加这样的会议,脸上的笑容根本就绷不住。
张明浩也有些期待,在和他们说了一阵后,他就出门溜达着去了理论研究办公室。
杜伟三人已经逐渐进入状态,开始讨论起理论机制研究的切入点。
理论机制的研究是很复杂的,想要真正进入到研究中,就必须要找一个切入点。
杜伟认为应该从‘神秘力场’方向入手,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切入。
神秘力场,需要很多实验数据支持,但当前的实验就这么多,数据就这么多。
他们正在探讨这个问题。
张明浩进了办公室,坐在一旁听了一阵,几个人的讨论很深入,从电子的运动讨论到负介电常数理论。
他也跟着说了一句,“我能肯定神秘力场一定和负介电常数有关。”
“不过我仔细思考了一下,从神秘力场方向去切入理论研究,不是很好……”
杜伟顿时惊讶问道,“为什么”
赵林薇和刘磊也看过来。
张明浩道,“我觉得最好的方向是材料不可重复使用的问题。”
“你们也知道,现在的实验材料都是一次性的,为什么第二次实验就无法制造出同样的现象了”
“材料到底失去了什么”
“这才是当前最首要、最关键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实验上没有发现,我们只能从理论上入手……”
11月来了。
在此低调的求一下保底月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