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获奖公示!超导圈子的冷笑话(1 / 2)
……
张明浩出了理论研究办公室,就直接去了一层大办公室。
办公室里非常热闹。
薛坤、朱炳坤、陈帅,再包括方慧敏、何辉等人都在,一大群人正兴奋的谈着刚得到的消息。
陈帅见张明浩走进来,马上喊了一声,“来了!”
“有两个好消息!”
方慧敏没等陈帅说完,就直接走到张明浩面前,还激动给了个拥抱,“张明浩,谢谢啊!”
张明浩有点迷茫,其他人看过来也只是笑笑。
“我升级了!”
“职称评定通过了!”方慧敏话音里带着些激动。
陈帅补充道,“以后就真是方教授,我们实验室第四个研究员。”
“恭喜、恭喜!”
张明浩说着还作了个揖,手朝下狠狠的拜了几下。
方慧敏笑道,“也是因为你,我们去年的研究成果多,评职称就容易多了,否则还要等上几年。”
“而且,也要恭喜你。”
“恭喜什么?”
“自然科学一等奖!”朱炳坤几乎是喊了出来,“科协发布了自然科学奖公示,我们的项目就在上面。”
“这里!”
何辉指着屏幕,喊了一声。
张明浩过去看了一下,上面就是科协发布的自然科学奖项目列表。
序号‘17’的正是‘张氏现象的发现’,主要完成人有三个,分别是张明浩、朱炳坤以及薛坤,东川省的提名,建议等级是‘一等奖’。
“呼~~~”
张明浩看着也不由得笑了出来。
通过评定的有六十个项目,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就只有两个,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含金量实在是太高了。
就像是谭延明说的,获得自然科学奖的二等奖,都有提名院士增选的资格。
一等奖,是院士也追求不到的。
张明浩也跟着其他人一起说了起来,讨论着实验室该怎么庆祝。
等欢闹结束以后,他才说起了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理论发现了一种电子运动上的关联。”
“是高温超导的β型载流子和镍网络建立所形成的金属网络……”
他详细说了起来。
办公室的人都在认真听着,有的人是能听懂的,只不过对于底层机制的关联实在是搞不明白。
朱炳坤思考着问了一句,“你的意思是说,两种现象电子运动规律具有一致性,所以要做验证,是这样吗?”
“不是验证。”
张明浩道,“要做验证的实验很难,基本不可能,我们是假定理论是正确的,顺着去做实验研究。”
“下一步研究要做什么呢?”
“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实验室,一个是邹建勇那边,我希望能了解铝原子和铝氧共价键在ZXZ现象中的作用。”
朱炳坤思索着点点头。
薛坤大部分没有听明白,张明浩说的内容超出了他的知识范围,他很直接的问道,“你就说做什么实验吧!”
“你说,我们做!”
朱炳坤都听的点头,“对,你具体说一下。”
其他人也都有同样的态度。
他们中有人和朱炳坤一样能听懂一些内容,有的干脆完全听不懂,但不管怎么样,最后都是要做实验研究。
张明浩顿时说了起来。
实验需要测定伴随着镍含量上升,镍/三氧化二铝薄层材料精细的电磁特性变化,不是针对整个材料,而是针对各个位置,是属于微观性的研究。
这就不是针对块状实验的研究了,而是要进行细微高精度的实验。
“这种实验需要知道电子对薄层材料进行冲击,测定其电性变化……”
“是不是还要制造压力?”
“要结合压力下的结构变化,计算热力学焓来确认样品结构的空间群转变……”
“还有抗磁性……”
一群人顿时讨论起来。
张明浩只说具体的数据需求,至于实验怎么做就是其他人的工作了。
他对这方面并不是了解。
在办公室里说完了数据需求后,他还是回了理论研究办公室,和杜伟交代了一下邹建勇那边的数据需求。
剩下的工作就是杜伟的了,杜伟负责和邹建勇团队进行沟通。
张明浩只需要等待结果就好了。
在安排了工作以后,他反倒是清闲了,就准备回博士生工作间,轻轻松松的看看资料。
他才刚坐下来,就听陈兰君笑说道,“我们经过讨论达成了共识。”
“什么?”
“买房啊!”
张明浩顿时有些无语。
他这个当事人已经离开很久,是要闲到什么程度才能一直说个不停?
“还是富兴公馆!”
“我查了,三层的别墅一般是280到340平米,然后,你找个勤快的女朋友,完美解决了打扫房间的问题!”
“这就是你说的解决方案?”张明浩听的直扯嘴角。
陈兰君嬉笑道,“你想想,三百平米的房子,打扫起来太累了,最好是请一个住家保姆。”
“你白天都在工作,偶尔又会出差,家里不就成了保姆的了?找个勤快的、喜欢打扫卫生的女朋友,完美!”
她说完羞怯的凑过来,夹着嗓子低声道,“明浩哥哥,你看我……”
“你勤快?你喜欢打扫卫生?”
“……也可以吧。”陈兰君回头看一下凌乱的书桌,说话声都变小了。
“那太好了!”
张明浩拉着她的胳膊,热情道,“等我买了房,住进去,你一个星期到我家打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