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玉灵塔:苏合香(1 / 2)
崔一渡感受到卫弘睿目光里的怒意,嘴角动了动,他知道,大皇子的野心迟早会烧到自己身上,但稳坐龙椅上的,从来不是最能杀人的那个。
卫弘宸抱着玉灵塔,抬头看着太后的画像。画像里的太后,眉眼还是那样温和,像在看着他,又像在看着当年的成德帝。
他的手指轻轻摸着塔身的纹路,忽然想起太后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的话:“孙儿,你要记住,人心比机关更复杂,可只要你心细如发,缓而图之,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卫弘宸的嘴角微微扬起,眼底的深意像藏在塔层里的机关,只有站在旁边的崔一渡看出来了。
那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像猎人看着陷阱里的猎物,温和却带着一点残忍。
卫弘宸的手指轻轻转动塔身,第一层的银鱼摆了摆尾巴,像是在准备逆流而上;第二层的金蜂展开了翅膀,第三层的玉蜻蜓慢慢爬了起来。
他的嘴角扬起,声音轻得像落在塔身上的烛光:“皇祖母,您看,我做到了。”
窗外的阳光照在佛堂的窗户上,映出卫弘宸抱着塔的影子。影子里,塔的三层机关都动了起来,像在演着一场没有尽头的戏。
没过几日,卫弘宸的心悸症又犯了,他不能劳累,只好在府上静养。成德帝无奈,命内阁暂理太子监国期间的所有政令,太子所批奏章皆需经三司复核。
卫弘睿趁机让爪牙在朝中散布流言,称太子实在病得不轻,不堪大任,玉灵塔之兆不过是太后庇佑的回光返照,如今气数已尽。朝野暗流涌动,连几位老臣也开始持观望态度。
崔一渡白日里到东宫探望了卫弘宸。深夜,他焚香独坐,指尖抚过一枚沉水棋子,喃喃自语:“灯将灭时,最易生焰。”
次日,太子府闭门谢客,却传出他亲笔所书《安民策》三卷,字字沉稳,条陈利弊,竟与前些年名动天下的《漕运疏》笔意相通。
朝中官员明白了,太子病是真,谋略却不虚。
……
紫云观。
崔一渡推开后院的门,先闻到一股药香。只见何佑清正坐在案边,整理他的药材,青布袍的袖口沾着草屑,几缕白发垂在额前,倒像株长在深山里的老竹。
“师父,伯父!”崔一渡唤了一声,把装着精致点心的锦盒放在案上。
“风儿来了?”萧关山转过轮椅,微笑道。
“殿下来了?”何神医抬头,眼睛里带着点痴气,手指还沾着药渣。
梅屹寒跟在崔一渡身后,把一个木盒放在案上,他打开盖子,里面是晒干的药渣,褐色的茎叶纠缠在一起,像团乱麻。
“我到东宫探望了太子,这是从太医署取回的药渣,劳烦伯父检查有无不妥。”
何佑清拈起一撮药渣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舌尖舔了舔,“甘草、麦冬、柏子仁,都是补心的好药。”他停顿了一下,指尖突然顿住,“但这里有一味东西……”
“什么?”崔一渡往前凑了凑,椅子腿在地上蹭出刺耳的声音。
何神医抬头,眼神像把尖刀:“太子的药里,有极淡的苏合香。”他拿起银锄,在药渣里挑出一片细小的叶片,“苏合香能开窍醒神,但和龙脑、沉香相遇,就会变成催命符。尤其对心悸之症,犹如烈火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