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被赶回乡后,我靠科举当阁老 > 第201章 祖宗之法

第201章 祖宗之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场以“祖制”为名,以“江山社稷”为旗的,政治逼宫!

这四个字,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轰然压在每一个支持新政的官员心头。他们一个个攥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额上青筋如蚯蚓般暴起,胸中填满了愤怒与憋屈,却又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深深无力。

在“祖制”这顶沉重无比、光芒万丈的大帽子下,任何的辩驳,任何的道理,都显得那么苍白,那么微不足道。

你说新政好,丈量田亩,清查隐户,能让国库充盈,能让大军有粮,能让边境稳固。

他们说,你违背了祖宗。

你说不改不行,如今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流民四起,若再因循守旧,国将不国。

他们说,你违背了祖宗。

祖宗,成为了他们最坚固的盾牌,最锋利的武器。这是最高级别的道德绑架,也是最无解的政治难题。它将一切关于国家未来的实际讨论,都简化成了一个对与错的虚无问题:你,是否还敬畏列祖列宗?

七皇子赵瑞的身体,绷得如同一张拉满的弓。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冰冷的掌心里,已经全是黏腻的冷汗。背后的朝服,不知何时,也已被冷汗浸湿,紧紧地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阵寒意。

他下意识地,用眼角的余光,竭力去瞥向身后那个白色的身影。他渴望从那里,找到一丝一毫的支撑与力量。

然而,他所看到的,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波澜不惊的模样。陆渊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淡淡的阴影,仿佛眼前这足以让大乾朝堂翻天覆地、让无数人头落地的巨大风波,不过是窗外拂过的一缕清风,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他到底,在想什么?

难道,他一点都不担心吗?这可是整个宗室的联合发难,是赌上了整个赵氏皇族声誉的致命一击!

龙椅之上,赵恒透过那十二旒珠帘,冷冷地,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殿下的大儿子,看着那些与他血脉相连、却在此刻面目可憎的皇亲国戚。

一股滔天的怒火,在他的胸中疯狂地冲撞、燃烧,几乎要将他的理智焚烧殆尽。

祖制?

好一个祖制!

当他的另一个儿子赵泰,勾结毒妇贤妃,私通外戚镇北侯,于京城之内豢养死士杀手,意图染指皇权,行那谋逆不轨之事的时候,你们这群满口祖制的宗亲,在哪里?你们怎么不站出来,跟他谈一谈赵氏的祖制家法?

当镇北侯李莽,于北境走私军械,中饱私囊,私藏重甲,图谋不轨,几乎要动摇国本的时候,你们这群心系社稷的王爷,又在哪里?你们怎么不站出来,跟他谈一谈大乾的祖制律法?

现在,很好!

朕不过是想要动一动你们的钱袋子!

朕不过是想要从你们这些年侵占的百万亩良田,和藏匿的数十万隐户之中,为这个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国家,找回一点续命的钱粮!

你们就全都跳出来了!

一个一个,道貌岸然,痛心疾首,把祖宗抬出来,把社稷挂在嘴边!

何其的虚伪!何其的讽刺!何其的……无耻!

赵恒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已经失去了血色,呈现出一种死人般的苍白。他甚至产生了一股无比强烈的冲动,一股想要立刻下令,让殿前武士冲进来,将殿下这些脑满肠肥、蛀空国家根基的蠹虫,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拖出去砍了的冲动!

但他不能。

他是皇帝。他不是屠夫。他要考虑的,是整个帝国的稳定。

法不责众。

尤其,是当这个“众”,是他整个皇族宗室,是大乾王朝名义上的基石的时候。一旦处理不好,他将面对的,就不是一场朝堂清洗,而是一场动摇国本、甚至可能导致天下分崩离析的巨大内乱。

赵恒缓缓地、无力地向后靠去,将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了冰冷的龙椅靠背上。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从四肢百骸涌了上来。

他刚刚才用雷霆手段,清洗掉了赵泰与镇北侯一党。他以为,自己能为这个国家,换来片刻的安宁与喘息之机。却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大儿子赵谦,带着整个宗室,用一种更加决绝、更加堂皇、更加无可指摘的方式,给了他这沉重到几乎无法呼吸的第二击。

他感觉自己,被一群血脉至亲,一步步逼到了悬崖的边缘。

退无可退。

支持陆渊,坚持新政,便是与整个宗室为敌,与天下大部分的士绅阶层为敌。大乾这艘破船,可能立刻就会在内斗中四分五裂。

罢黜陆渊,向宗室妥协,新政即刻废止。那么,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大乾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步一步,无可挽回地滑向腐烂和灭亡的深渊。

怎么办?

到底该怎么办?

他的脑海中,甚至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陆渊那张年轻而平静得过分的脸。以及,昨夜在御书房,那场只有君臣二人的,堪称荒唐的对话。

“从今日起,你,搬进宫里来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