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张姜之人,前来闹事?(1 / 2)
“背后有人支持?”
陈远疑惑,问道:“能查出来吗?”
“陈大哥,查不出来。”
程若雪撅着嘴,一脸的挫败:“我托了好多关系,都只能查到‘聚仙楼’的账上,突然多了一大笔来历不明的银子。
“但银子是从哪来的,背后是谁在支持,根本无迹可寻。”
王朗也站在一旁,神情凝重地补充道:
“东家,此事确实透着古怪。
“我这几日也在暗中打探,那聚仙楼的新东家,神秘得很,从未露过面,所有指令都是通过一个管事下达的。”
背后有人。
钱来路不明。
针锋相对。
这一切,都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朝着“东溪记”笼罩而来。
众人的心头,不免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必理会。”
陈远却显得很平静,他摆了摆手,安抚众人。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他们愿意烧钱,就让他们烧去。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便是最好的应对。”
陈远看向众人,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的脸。
“记住,我们真正的底牌,是《白蛇传》,是佛跳墙,是这惊雷火与绕云流。
“这些,是他们花再多钱,也模仿不来的东西。”
陈远沉稳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让众人焦躁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
“王掌柜,此事你多留心便是,不必分心太多。
“咱们的重心,还是在开业本身。”
“是,东家!”
众人齐声应诺,各自散去,投入到最后的准备之中。
……
时间飞逝。
转眼便到了十三日。
距离开业,仅剩最后两天。
酒楼之内,焕然一新。
大堂中。
崭新的红木戏台已经高高搭起,雕花的柱子栏杆,红色的幕布,金色的流苏,显得气派非凡。
后厨里,田刘氏带着伙计们,将佛跳墙和其他菜品的制作流程。
演练了一遍又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后台排练处。
堂倌们穿着崭新的戏服,正在进行最后的彩排。
整个“东溪记”上下,都弥漫着一种紧张、忙碌,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只待开业那天,奏响最华丽的乐章。
然而。
就在这最后的冲刺时刻。
“哐当——”
酒楼的大门,被人一脚粗暴地踹开。
一阵喧哗声,伴随着杂乱而沉重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都他娘的给老子精神点!”
“这就是陈郡尉开的酒楼?看着也不怎么样嘛!”
下一刻。
二十多名身着军府制式甲胄的军官,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两名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都尉。
他们腰挎长刀,下巴抬得老高,目光在酒楼里肆意扫视,充满了不加掩饰的挑剔与倨傲。
正在前堂指挥伙计们布置桌椅的王朗,心中一惊,连忙迎了上去。
“各位军爷,这是……”
其中一名都尉,斜睨了王朗一眼,从鼻子里哼出一声。
“我们是奉张都统之命,提前来给陈郡尉捧捧场,探探路!”
“怎么?不欢迎?”
奉张姜张都统之命?
王朗不敢怠慢,连忙堆起笑脸。
“军爷说笑了,欢迎,自然是欢迎的!
“只是小店还在准备,尚未开业,多有简慢。
“不如各位军爷先行回去,待到十五开业之日,小店必定扫榻相迎!”
“滚一边去!”
那都尉却根本不理会他,一把将王朗推到一旁。
“老子们今天来了,就没打算走!”
“开没开业,我们说了算!”
随即。
这群骄兵悍将,再没不理会王朗。
如同进了自家后院一般,在酒楼里肆意走动起来。
“啧,这桌子腿也太细了,够不够结实啊?别一拍就散架了!”
一名军官一脚踹在崭新的红木桌腿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还有这墙上挂的画,画的什么玩意儿?花花草草,娘们唧唧的,还不如挂两把大刀来得威风!”
另一人指着墙上的名家字画,评头论足,满脸不屑。
他们大声喧哗,举止粗鲁,随手拿起桌上的茶杯抛来抛去。
甚至有人直接跳上了刚刚搭建好的戏台,在上面重重地跺脚,测试着戏台的承重。
“咚!咚!咚!”
沉重的军靴,踏在崭新的戏台木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正在后台准备的堂倌们,被这阵仗吓得心惊胆战,一个个脸色发白,排练也进行不下去了。
后院。
陈远正与公孙烟、叶清妩,就《白蛇传》的灯光、音效等最后细节,做着最后的敲定。
“……白娘子水漫金山这一幕,我需要所有堂倌在后台,用十几面大鼓,同时擂响,营造出那种洪水滔天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