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要不要劫商队(1 / 2)
陈长生的优渥待遇不是白享受的,周总督已经下达了返乡令,灾民想要继续留在定边堡,就要办理入籍手续。
不管以前是哪个村,哪个堡的,以后就是定边堡人。
当然,有一点陈长生没敢乱来,以前是民户,重新造册的时候还是民户,不用改成军户。
大文朝军户的地位太低了,如果不是朝廷强行配妻,连媳妇都找不着,连香火都没办法延续!
谁愿意自己的子孙代代受苦,谁愿意自己变成一个绝户!
现在有朝廷配妻,谁能保证以后一直都有朝廷配妻?
一旦这个制度没了,军户十有八九就要绝祀!
如果还是理解不了文朝军户的地位之低,可以参照阿三的种性制度。
虽然不至于夸张到那种程度,基本也快差不多了。
匠级的地位也类似,如果技术好,或许还能比军户稍微好过那么一点点。
如果技术一般,也就跟军户一样了,甚至还不如有些地方的军户。
不但白给官员干活,还要服各种徭役,上头一边克扣原材料,一边还要让匠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简直能把人活活难为死!
这就是为什么陈长生给的待遇只是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就能吸引大批匠人的原因。
没办法,在其它地方真快活不下去了!
北虏没来的时候就活不下去,北虏肆虐之后,物资短缺,物价飞涨,就更活不下去了!
而且,北虏把那么多房屋和堡墙城墙都毁了,这些都需要他们这些匠人重建。
官员当然不会给工钱,只会让他们加倍地服徭役!
匠人又不是傻瓜,既然定边堡有那么好的条件,为什么还要呆在老家活受罪?
离开生长的地方固然不舍,但和活命相比,那一点点思乡之情又算得了什么!
何况,开元卫一带又不算远行,等过得好了,有条件了,还能风风光光地回家祭祖,何乐而不为!
……
各个村堡都在恢复之中,几乎没人找陈长生的麻烦。
不让定边堡收人,那么多灾民回来,是村长拿粮食养活,还是百户掏银子给人家盖房?
明知道定边堡吸走了自己村堡的人,那些村堡的领头人也没说什么。
不过,心里已经给陈长生记了一笔,准备等安定下来之后,再找他算账!
……
当很多村堡还在拼命恢复的时候,陈长生已经开始考虑怎么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了。
随着局势逐渐稳定,很多逃难的灾民开始陆续返乡。
有逃到外地的,有逃进山里的,定边堡名声好,人口增加特别快,哪怕陈长生提高了好几次收人的条件,定边堡还是人满为患!
尤其是后来的,要么就是匠人,要么就是愿意加入军户的青壮年,这些都是陈长生的宝贝,绝对不能把他们饿跑!
现在想要加入定边堡,只能是两种人:
一是匠人,技术过关的匠人,滥竽充数的不行。
二是拖家带口的青壮年,必须自愿加入军户,并且在陈长生手下服役。
单身的青壮年,哪怕身体素质再好,陈长生也不要。
尤其是那些成群结队的,不但不要,还要查清他们的身世,看看是不是土匪,有没有参加过暴民。
如果手上沾过血,那就对不起了,定边堡有劳教营,劳动改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