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请父皇赴死! > 第182章 三司之议,钱党浮出

第182章 三司之议,钱党浮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户部尚书陈岳。

此人年近五旬,太康末年由吏部转入户部,为人八面玲珑,早年曾在永安任职,被钱文德推荐入朝。

原本以为就混个虚职,结果这次一改制,皇帝没换他,倒真把他当回事了。

于是他就也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这天早朝,陈岳上奏。

一本奏折摆在文案上,开头便是:

“户部三司议,奏请设立江南议事堂,援例照苏北‘地任协商’,裁制司之独断,增地方之弹性,以保南地安稳。”

看的人直皱眉。

什么叫“裁制司之独断”?什么叫“地任协商”?

这不是明摆着说朝廷现在压的太狠,要地方跟朝廷“共议”政令吗?

再看尾巴那句:

“凡军政之议、财赋之策,三司当预审其策,明议其责,方可布政。”

意思更直白了。

——从今往后,你皇帝想发政令,的先过我三司的手。

张宗光第一个站出来,脸都黑了。

“陈尚书此言,是嫌皇上管的太多,还是你管的太少?”

“你户部主财,兵部调兵,吏部掌官,三司本就是辅政机关,如今反要代皇帝议政?”

“那乾元还要不要了?”

张宗光这一开口,朝堂上的味儿立马变了。

一时间文武官员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敢吱声的。

但陈岳却不躲,拱手道:“张大人此言差矣。”

“我等所议,不过是为地方减压,为百姓松绑。”

“近来江南频出波动,不的不察。”

“若再一味以政压政,只怕将生民逼至墙角。”

“此番所议,不过求朝廷放宽一线,令地方自理,有何不妥?”

他这番话一出,有几个江南出身的小官居然还点头了。

有人低声议:“陈大人说的不是没道理。”

“咱们这新政推的确实急了些。”

“百姓虽没起哄,但地方官员心里都悬着。”

张宗光冷笑。

“是怕了?”

“怕百姓反,怕政令急,怕刀子落在你们头上。”

“可我问你们一句——要不是当初你们这些人瞎指挥,藏账做假、私调兵饷,江南用的着收拾成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皇上亲政,你们觉的吃力,就要‘议堂共理’,合着是想把皇位也议下来了?”

这话骂的凶,满殿静的出奇。

不少人低下头去。

但就在这个时候,殿外太监高声通传:“陛下驾到——”

陈渊来的很突兀。

按说今日不是听政日,朝堂也不过是文官内部交议,不该劳驾天子。

可他还是来了,穿着一身常服,披风都没脱,走上大殿的时候,所有人都自觉跪下。

他没叫人起,只淡淡地扫了一眼奏案上的那份三司联名奏折。

“谁写的?”

陈岳站出来,不卑不亢:“臣。”

陈渊点头。

“写的不错。”

这话让殿中一众人心头一跳,张宗光都皱了下眉头。

但下一句就翻了天:

“不错是不错,但——”陈渊手指轻轻敲了敲案,“没资格说这话。”

“你是户部尚书,主账本、审粮赋。”

“可你管不了吏,也调不了兵,更不能替朕议政。”

“你若想管,可以。”

“辞去尚书之职,赴江东任郡守。”

“朕让你天天和百姓议去。”

“如何?”

陈岳面色骤变。

他知道,皇帝这是动真格的了。

不是敲打,也不是警告,而是当场要拔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