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请父皇赴死! > 第187章 学社逼宫,朝中再裂

第187章 学社逼宫,朝中再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原三司职权,暂归制府代理,风纪营协审。”

“待查清完毕,再行重建。”

“重建时,不的再由士族联荐。”

晚上,陈渊一个人坐在殿里喝茶。

张宗光进来,看他脸色不好,也不敢多说。

陈渊放下茶碗,问:“杀了这几个,有用吗?”

张宗光点头:“有用。”

“但不够。”

陈渊抬头:“哪里不够?”

张宗光语气沉:“钱文德那个案子,是咱们主动下的手。但现在,外头的人还以为我们是在宫里玩打杀。”

“的让他们知道,这不是打杀,是整政。”

陈渊想了想,点点头。

“明天起,风纪营转内审——从江南十三郡每郡调三案,限三日结清,贴榜通告。”

“把真账,翻出来。”

“老百姓只要知道过去怎么回事,就知道现在该往哪站。”

张宗光笑了。

“好主意。”

这年春末,金陵天干的厉害。

可风却正。

贴在城门口的那张告示纸,被风吹的猎猎作响:

【钱党五人,罪成斩首。风纪营查明:江南三司五年间虚拨银两合计一百七十六万,克扣军械粮草合一百一十二项。】

【此为实录,准民间传抄。】

【百姓欲知朝政之事,可至各地府署,取“案目简卷”,无须缴费。】

【新朝之政,不藏于阁。】

这一年,江南官场全换了天。

午门那一刀砍下去之后,江南的官话圈子静了三天。

不是没人想说话,是没人敢张嘴。

一张嘴就怕有人站在墙角听着,转头就被风纪营带走。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魏承贵、徐崇山。

但第四天,有人终于忍不住了。

不是三司的旧官,也不是钱文德那批余党,而是江南十三州的书院祭酒。

这些人不是衙门里的官,他们是“士”,是“师道传人”,是读书人自认的“百世之师”。

他们原本不在权力核心圈,只管讲学写书、收徒传文,但这几年天下乱了,朝廷人手不够,地方上这些书院成了“推荐寒门、辅佐政务”的中介。

现在好了,风纪营一通杀,把三司清了,还贴榜说“不准再由士族联荐”。

什么意思?

他们连“荐”都不能“荐”了?

这不是断他们的根,是打他们的脸!

这天午后,金陵文正书院,江南十三州的书院祭酒、山长、主讲聚在一起。

人不多,十来位,但没有一个是没名头的。

主持这场聚会的,是年近六十的老祭酒沈怀真,金陵书院的主事之一,昔年是太康国子监教谕,出仕未成,回乡讲学至今。

他叹了口气:“诸位,如今这情势,若是再不表态,咱们就成了庙里的泥菩萨了。”

没人反对。

他们也不是没忍过,这几年也确实忍了不少,可现在是根子问题——风纪营砍的是权,是传承,是地位。

再不动,读书人这条道,就真废了。

沈怀真把一封信放在案上,是个初稿。

“我起了个头,诸位看看,该怎么补。”

有人拿起来扫了几眼,开头就写的很硬:

【自太康立国以来,士人主政,以文修邦。近朝风气日变,风纪营横断祖制,寒门小臣纷掌要位,致人心惶惶,教化失传。吾等书院弟子,不为权争,只愿正道不息,奏请陛下,罢风纪营,清政风,以安士道。】

有人当场拍桌子:“就该这样写!”

“咱们不是反对改革,可不能让风纪营骑到头上!”

“他们敢杀人,咱们就敢写折子!”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一场会谈不到半个时辰,联名折子草稿就定了初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