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反向劝降?剧烈的思想斗争(2 / 2)
首先能给你这么多的拆迁款,就说明要拆的地方很大。
拆迁之前你就有能力拥有这么多的地方,你是缺钱的人吗?
真正的荣城普通人也就那一套房。
顶了天了,多个一百万块钱,加上一套房。
让生活稍微富裕上一点,但这一百万在荣城,你想彻底的富裕起来,想要彻底的财富自由也不可能。
王伟就属于那种既没有拆迁,也没有本地产业的荣城穷人。
到现在为止居住的还是城中村的老筒子楼。
面前的大门已经有些掉漆了。
拉开老旧的防盗门,又拿出钥匙插进面前的木门,随后把门给推开。
逼仄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一个不足七十平方米的小两居。
但这里面却塞进了他们夫妻两人,两个孩子,还有跟着两人一起居住的父母。
幸好妻子不是本地人,她的父母不用过来。
否则这样小小的七十平方米就需要挤下八个人。
客厅兼餐厅摆开饭桌后几乎转不开身。
大女儿在老旧满是油污的沙发上。
蜷缩着双腿,小嘴撅得老高。
妻子在旁边似乎教育着他什么。
大女儿今年已经十三岁了,上初一。
脑袋上戴着耳机,身上穿着简单的衬衫和短裤,很是青春。
家里的暖气开的很足。
本来从车里出来之后的王伟还感觉到有些冷,但没一会就已经微微冒汗,于是他迅速脱下了外套。
“现在家里有困难,要不你的兴趣再等等吧?”妻子的话从沙发那边传到了王伟的耳朵里,让王伟有些难受。
女儿从小就很听话,既可爱又漂亮,完美地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优点。
从小他们对女儿的教育就没有缺少过。
不仅是思想上的,还有技能上的。
女儿喜欢弹钢琴。
在商场里坐在钢琴前就不愿意挪开步子。
于是王伟就给她报了个钢琴班。
一个月三千块钱。
就每周周末上了两天课。
这一学就学了两年。
直到今年,夫妻俩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王伟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捉襟见肘起来,明明他每个月都有一万五千的高额工资。
但在荣城养活一家人,居然紧紧巴巴的。
大女儿的钢琴课停了,大女儿虽然很伤心,但已经懂事的她也只能撅着嘴表达自己的心情。
小儿子还是喝奶的年纪,但是他买的奶粉上却印着最实惠的国产品牌LOGO。
沙发后面的白色墙壁早已经泛黄。
墙上挂着褪色的全家福。
父母在厨具面前忙碌着。
饭菜的香味已经飘了过来。
妻子虽然在说教女儿,但神情和神态却异常的平静,没有丝毫的愤怒。
王伟的父母年纪很大了,却还能够动弹得了。
至今为止没有进过医院。
王伟在玄关处站了不知道多久,母亲端着菜走了出来。
望着王伟在那站着,顿时笑骂道:“你看你爸人傻了,在那儿站着半天不动,还不赶紧过来吃饭了。”
这话前一句是对孙女说的,是为了让孙女开心一点,后一句是对着王伟说的。
“怎么回来了也不吭声呀?”
抱着小儿子的妻子站起身。
苗条的身姿行走起来显得诱惑力十足。
她面带笑容。
显得很是轻松。
可是轻松的后面却又隐藏着看不见的压力。
“洗手吃饭吧,爸妈今天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啊。”
“好。”王伟也勉强地笑了出来,他上前接住儿子。
把儿子放在了婴儿座椅上,转身去了厨房。
先是洗了洗手,然后又帮父母把所有的菜端了出来。
很快,不大的饭桌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品。
香气四溢的红烧肉冒着热气,旁边是清炒的时蔬和一碗炖得奶白的鱼汤。
父母把肉往他和孩子的碗里夹。
女儿也没有了怨气,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儿子在婴儿椅里咿咿呀呀地叫着。
妻子一边给小的喂饭,一边轻声细语地哄着,没有抱怨,没有诉苦。
王伟默默地扒着饭,红烧肉软糯香甜,却哽在喉咙里。
他看着妻子眼角细微的皱纹,看着父母发白的头发,看着女儿渴望的眼神,看着儿子懵懂的小脸。
又看了看这逼仄的空间。
沉甸甸的爱和责任,像一张无形的网,温柔地把他包裹起来,却也将他束缚。
楚涵的声音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响起。
想要挣脱这份束缚。
似乎机会就在眼前。
音乐总监代表的不仅仅是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待遇。
很有可能还是一个彻底改变家庭命运,让家人过上宽裕体面生活的机会。
一个实现自己职业理想,体现生命价值的位置。
把碗筷洗好。
这是王伟唯一能为这个家做的。
尽管父母和妻子都不让他做,因为家里唯一赚钱的就只有他。
但有这么好的家人,王伟也不可能任由他们受苦。
所以总是争抢着提前洗好碗筷。
洗好之后,王伟和妻子回到了房间里。
婴儿床在客厅,两鬓斑白的父母睡在客厅的床板上。
女儿睡在侧卧。
这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分布。
夜深人静,身旁的妻子发出了均匀的呼吸声。
王伟睁着眼睛盯着天花板上模糊的光影。
内心挣扎的潮水渐渐平息,只剩下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轻轻起身,打开门,走进卫生间,拨通了楚涵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