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愧疚(2 / 2)
不管几个少年开启怎样的话题,柴让都能轻松地加入其中,并言之有物。
他不是不懂装懂的符合,而是真的深谙其道。
这,就非常了不起了。
他才十六岁啊。
他还有过那么多复杂的经历,他却才华横溢,还没有半点的恃才傲物。
赵深暗暗在心底咕哝:总听人说,安王柴让是君子,今日一件,果然名不虚传。
折从信默默在心底竖起大拇指:服了!我真的服了!不怪父亲、先生等长辈,总把柴让挂在嘴边。他是真的厉害!
杨季康倒是几人中最淡定的,柴让是他父亲的学生,也就约定于是他的师兄。
别的才艺,杨季康或许并不知道,但在文史一项,杨季康就没少见到柴让与杨鸿讨论功课的画面。
还有君子六艺,柴让的某些先生还与杨季康有所重叠。
杨季康不算学渣,柴让却是学神级别的存在。
整天听先生拿着柴让举例子,杨季康耳朵都要听出茧子来了。
眼角余光瞥到赵深、折从信那复杂的眼神,杨季康忽然就心理平衡了。
嘿,不错!总算不是我一个被打击了!
瞧见了吧,咱们这些凡人啊,根本就无法跟柴让这种神仙相比。
不过,转念一想,杨季康又觉得,这般神人,以后就是他们的主公了。
那,是不是表明,他们、他们——
想到某个锦绣璀璨的未来,杨季康的心,都忍不住的怦怦乱跳。
王姒瞥到杨季康那兴奋的小模样,心底再次叹息:
看到了吧?!
绕不过去的!
唉,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孽缘!
……
柴让颇懂得分寸,成功将几个少年拉到自己的阵营,便没有继续留下。
他又与折从诫、杨伯安两个“大哥”寒暄了几句,就起身告辞。
赵深等纷纷起身,齐齐将柴让送下楼,并站在百味楼的门外,目送柴让上了车架,缓缓离去。
“走吧,咱们继续!”
柴让走远了,杨伯安这才招呼众人,准备重新回到二楼的包厢。
“走!”
“回去,继续吃!”
赵深、杨季康等也都纷纷附和。
折从诫却投给王姒一个眼神。
王姒会意,走路的时候,故意落后了两步。
折从诫也放慢脚步,与王姒并排而行。
“折大哥,可是有什么事情吩咐?”
王姒客气地开口。
折从诫摇摇头,“阿姒妹妹太客气了,你我之间,何谈‘吩咐’二字!”
他说着,脸上的愧疚之色愈发深了。
王姒挑眉,什么情况?折从诫为何对我愧疚?
莫非边城那边出了变故。
果然,就听折从诫有些艰难的开口:“阿姒妹妹,有件事,颇有些对不住你,然则,事关上千上万战士的性命,我父亲他、他实在不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