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大方的哥哥们(1 / 2)
庄子?”
王姒是真的没有想到。
她记得很清楚,上辈子杨伯平送给王娇的见面礼是一本前朝的史书。
王娇差点儿被气哭,用她的话来说:
“就算杨家是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就算杨伯平是大虞朝新晋一代的文史大家,他也不能送我一本史书啊。”
“还说什么‘读史可以明理’,我、我一个十三岁的小娘子,我读的哪门子的史书?”
“杨家这群人,一个个的都有病!老的送破书,中间的送字帖,小的送史书——”
王娇几乎要破口大骂。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会跟继父、继兄闹得那般僵,最后还反目成仇,见面礼事件,绝对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王姒却不这么想,杨家送这些做见面礼,并不是敷衍,更不是不把继女、继妹放在眼里。
相反,王姒甚至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在王家都没有的“尊重”。
是的,尊重!
在大虞朝,许多人都认定“女子无才便是德”,哪怕是世家大族的女孩子,也多是读写女戒、女则、女德这样规训女子规矩、德行的书。
文史,那是正经学问,女子哪里配读?
还有字帖,就算是亲生父亲,也未必能够做到亲自写了字帖给女儿练字。
毕竟在他们的固有认知里,女子就算要练字,也只有女先生教导。
顶多就是出些钱,却绝不会耗费心力。
杨家众人,从太夫人到杨鸿再到四兄弟,他们却都没有把赵氏带来的女儿当成拖油瓶。
他们把继孙女
继女
继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除了感情上的亲近外,杨家众人的见面礼,还体现出他们家虽然重规矩,可并没有迂腐的性别偏见。
这一点,就是连亲生的王家人,都做不到啊。
上辈子的王娇,不稀罕杨家的这份心意,以及隐藏在心意中的尊重。
或许,王娇喜欢金银珠宝,尊不尊重的,她根本就不在意。
而王姒却恰恰更需要这份尊重。
所以,从接到太夫人的见面礼开始,《女德》,字帖,她都喜欢。
对于接下来杨家兄弟可能送的史书、琴谱、棋谱等等书籍,王姒也都会高兴的接受。
但——
怎么就跟上辈子不一样了?
杨伯平没有送史书,而是给了她一个庄子?
“对啊!你既喜欢在庄子上种些东西,为兄恰好有闲置的,送给你,正合适!”
杨伯平一边说着,一边从袖袋里掏出一张折好的地契,“这是庄子的契书,过几日,得闲了,咱们就去衙门记档。”
王姒有些迟疑,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京郊的庄子,最便宜的也要几百两银子。
呃,那个,她的意思不是说太夫人给的书、杨鸿给的字帖不值钱。
这两份礼物,若是拿出去,少说也能换几百两银子。
只不过,书、字帖什么的,更清贵,不会让人直接想到钱。
而庄子,价值太直观了,也太大,王姒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伸手。
“怎么,阿姒,祖母、父亲给的宝贝,你都收了,却不愿要大哥的?”
“是不是觉得大哥的见面礼不够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