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北军五校,长水,步兵(1 / 2)
整个大汉兵马繁多,但论及精锐唯有两种。
其一是镇守边关常年与异族交战的兵马,其二是皇帝直属的中央禁军。
中央禁军分为两部分,一是左右羽林军,二是北军五校。
羽林军以骁勇和数量见长,三万之众负责戍卫宫廷以及雒阳安危,而北军五校仅以两个字见长,那便是精锐!
这是真正的精锐,整个大汉最为精锐的力量,更是拱卫都城和对外征战的中坚力量!
北军中有五营兵马,每营一千人,分别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
黄巾起义爆发后,何进被升任大将军,得到了羽林军和北军五校的控制权。
为了平定叛乱,何进不得不将大部分羽林军交由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讨贼,又派遣一部分配合守卫关隘,只留了一小部分在雒阳。
至于北军五校,何进原本想全部抓在手里,奈何屯骑,越骑两营骑兵和射声一营弓兵皆是征战利器,为了稳定局势尽快荡平反贼,只得忍痛交出。
可步兵,长水两营真是宁死也要抓在手里,甚至当初朱儁,皇甫嵩在颍川被波才击败后都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原因很简单,这两营是重甲步兵,精锐中的精锐!
重甲本身便是利器,能够身披重甲作战更是万里挑一!
哪怕派出所有羽林军,何进仅凭步兵,长水两营便可稳坐雒阳城。
如今袁隗打这两营的注意,不是要他的老命吗!
“陛下,羽林军派出大半,北军五校也已派出三营,若再调走剩下两营,如何保证雒阳安危,如何保证陛下安危!”
“大将军所言极是!”
别说何进不愿意,就是愿意刘宏也不能答应。
从黄巾起义开始,他的所有决定都要建立在保证自身安全之上。
在这雒阳城内,长水步兵两营兵马便代表着绝对安全,纵使出现叛乱也可迅速剿灭,哪怕是以一敌十也不在话下!
这等精锐不时刻驻扎皇宫也就罢了,断无放出雒阳之理!
“司徒,此事万万不可!”
何进听后松了口气,当即狠狠瞪向袁隗。
我好心好意帮你,你却打起我精锐的注意了?
袁隗没有理会,而是看向刘宏解释道,“陛下,如今南阳已定,颍川反贼也已诛灭,雒阳再无任何威胁!况且八关仍有精锐镇守,安全更是万无一失。”
“那也不行!”
刘宏很坚决,别说周围黄巾贼被剿灭就是所有黄巾贼尽皆伏诛也不行。
没了这两营兵马,万一有什么异变该如何是好?
何进上前一步,脸色狠厉道,“这精锐到处都是,司徒为何只盯着长水步兵?莫非有什么深意不成!”
袁隗听后面无异色,反倒是曹操吓得低头缩脖惶恐难安。
毕竟,这馊主意是他提出来的!
“老夫一心为国,大将军何出此言?”
袁隗镇定自若,随后再度高举大义道,“黄巾势危原本旦夕可破,可就因陈默一人便有席卷之势,这等人难道不值得重视吗?”
何进冷笑一声,“本将军说不重视了吗?司徒莫要顾左右而言他!”
袁隗面露失望连连摇头,“这陈默绝非等闲之辈,若不重视必遭大祸,万一冀州倾覆河北不保,这天下可就...”
“嘶!”
一听这话,刘宏再度倒吸凉气。
自身安危的确重要,可大汉天下更是重中之重,一旦有失留下万世骂名不说更没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何进见状大急,指责道,“司徒莫要危言耸听!”
袁隗双手一搭,淡淡道,“老夫只是尽忠直言,不忍贻误战机致使局势恶化。”
“你...”
“好了!”
刘宏喝止二人,随后看向张让。
“让父,你意如何?”
“这...”
张让低声迟疑,他本意是坐视何进与袁隗相争,最好争的你死我活从此决裂才好。
如今被问到,自然不能再一旁看戏。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偏向将矛头对准何进。
相比于士族,宦官还是更痛恨欲除他们而后快的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