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咋不敢跟刘子安干一架呢?(1 / 2)
公元198年,秋。
粮食全部成熟,入库。
刘备麾下有一千多万亩的屯田地。
除去给屯田客的工资,收获了两千多万石粮食!
这两千多万石粮食可不是税收什么的,而是实实在在通过屯田收获了两千多万石粮食。
税收是另外的。
只是一波,刘备空荡的府库立马又充盈了起来。
同时九江地区,刘馥的屯田也有了收获。
有足足两百万多石粮食入库。
其实九江地区的屯田和徐州的屯田不一样。
因为迁徙过来的本就是九江百姓,只是被刘平招揽到了徐州。
现在回到自己的家乡,所以他们不是屯田客,而是屯田户。
他们从徐州返回九江,刘备给他们分配田地,他们得六成,上交四成,而后则是上交三成,直到最后田地属于他们自己。
这些九江百姓自然还是愿意回来的,首先九江是自己的家乡。
其次就是刘备给足够的土地。
要知道他们以前在九江有的家庭就一户只有十多亩田地,现在刘备直接给他们分配“一百亩”,四年后田地就是他们自己的了。
自然就返回了九江。
手中有了粮食,刘平开始着手对付那些散落在九江、庐江两地的贼寇,如陈兰、雷绪以及巢湖贼郑宝等人,为扫清江东清理最后的障碍。
对付这些人,刘平还是秉承着以拉拢为主的态度。
当然刘平的拉拢,可不是什么都不管你,只要你答应投降就给你一块地,让你安稳发育。
然后被其他人拉拢一波,就直接起兵背刺!
是肯定要交出自己手中兵权的!
刘平的拉拢还是有效果的。
因为有一部分躲藏在山中的人,粮食吃完,手中没粮,躲不下去了,出来抢粮又要遭遇刘平。
要是有自信打得过刘平也不至于一直躲在山里,干脆就直接投降了。
第一个投降的人是庐江人雷绪,他带着数万人口从潜山之中走了出来
雷绪历史上在被夏侯渊击败过后,带着数万口前去投靠当时占据荆南四郡的刘备。
对于这种识时务的人,刘平还是很欣赏的。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刘平命庐江太守诸葛瑾安置这些百姓,如果是九江的百姓,则是送回九江安置。
然后表雷绪为中郎将,留在身边听用。
雷绪向刘平请命,让刘平允许自己前去说降其他一样躲藏在山中的巨寇。
刘平允了,并表示如果雷绪可以说服所有的巨寇都投降的话。使得江淮居于安稳,便表奏雷绪为“平寇将军!”
雷绪大喜过望!
领命而去。
臧霸则是暗自恼怒,这些人这么识时务干什么?
如今那张辽高顺好不容易走了,自己留在刘平身边,总算有带兵立下战功的机会,你们投降干什么?
什么狗屁巨寇!
怎么这么没有骨气啊?
你们咋不敢跟刘子安干一架呢?
我的仕途需要你们做出贡献啊!
你们不反抗,我怎么升官!
臧霸心中祈祷其他的巨寇不要答应雷绪的说降。
或许是臧霸心中的祈祷有了效果,大部分的巨寇都不愿意投降。
倒是一同和雷绪藏在潜山的陈兰投降了。
陈兰曾是袁术的部将,他和雷绪一样,都是庐江郡的本地豪强,只是后来他叛逃了袁术麾下,落草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