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孙策的骄傲和自尊!(1 / 2)
文士站了起来,也是冲郑宝一拜:“公明不必多礼,请坐。”
文士名为刘晔字子扬!
在等待江淮之地粮食成熟的这段时间里边,刘平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做。
郑宝就是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
这也不算是刘平一个人的谋划,而是他和刘晔一同制定的计划。
刘晔和周瑜虽然都响应了征辟,投身刘备麾下,但这种事情,讲究一个时机的问题。
自然是越早跟随刘备的,给予刘备帮助越大的地位越高。
此时在刘备的麾下已经有不少的士人了。
以刘达为首的幽州刘氏宗族。
以是仪、孙邵为首的青州士人。
以张昭、陈登为首的徐州世家。
以袁涣、刘馥、陈群为首的豫州世家。
以张邈、陈宫为首的兖州世家。
其中以张昭、陈登为首的徐州世家最为强盛,这是必定的,因为徐州是刘备的主要地盘。
此外再辅之以幽州刘氏宗族以及青州士人、豫州世家。
最后还有一些空隙则是被张邈、陈宫等兖州世家补充了。
周瑜和刘晔属于扬州世家。
在如今刘备的身边已经没有正式官职的位置了,他们响应刘备的征辟,只能“荣高位低”。
这也是周瑜前往夷洲的原因之一。
刘晔作为谋士投身刘备的麾下,自然也想要立下功勋,这样等自己“位高”才不会遭受质疑,同时也可以向刘备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刘晔和这郑宝数次暗中接触,但想要劝说对方投靠刘备,还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甚至几乎可以说失败了!
最后还是依靠刘平才说服了郑宝投降。
刘平出面,用一个“故事”就让郑宝投降了。
这个故事的主角名为“宋江!”
当然这个故事的结尾和过程,还是有亿点点不一样的。
听完之后,郑宝如茅塞顿开,拨云见月,他悟了!
仅靠一个故事就想要郑宝投降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故事就算再好听,郑宝也不可能不在意自身的利益。
刘平拿出十足的诚意与好处。
表举郑宝为“平寇将军”,巢湖周围数十万亩的肥沃土地都归郑宝。
虽然郑宝的人马要接受整编,但可以拥有六千人,也就是三营人马的正式编制,由刘备来供养。
对于如今的刘备来说,是有资格拿出这种条件的。
付出虽然不小,但换来的收获是巨大的!
拿下丹阳、吴、会稽三郡,以及消灭南方大量的贼寇,得到总体上的稳定!
是绝对划算的!
更重要的是,不会和孙策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可以快速平定江东!
这对于现如今的刘备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因为袁绍也快彻底灭亡公孙瓒了!
刘平拿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郑宝也必须考虑一件事。
如今南方的局势,刘备势大,一统南方的迹象非常明显。
他郑宝无非就两个选择,独占一方,亦或者投靠他人。
独占一方,郑宝还是十分清楚自身和刘备的实力差距,就连称霸淮南,拥兵十数万,出身汝南四世三公的袁术都不是刘平的对手,自己比袁术弱小那么多,就更加不可能了。
至于投靠他人,都想着投靠他人了,为什么不直接投降刘备呢?
首先自己出身就有问题,不可能前去投靠同样势大的荆州刘表。
至于江东的孙策,和刘备的实力完全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