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改名建康!移镇丹阳!(2 / 2)
而是先召开一次会议,确定“对付丹阳山越的战略方针。”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孙策,郑宝、臧霸、甘宁、王虎、陶定、薄铠、贺齐、朱桓、朱然、吕岱、步骘、诸葛亮等。
“子安,可是要动兵了?”一坐下来,孙策就忍不住发问。
刚刚归顺刘平刘备麾下,孙策也急于取得功劳证明自己。
在场的郑宝、臧霸、甘宁、贺齐、朱桓、朱然、吕岱、步骘等也是如此,露出渴望的目光。
毕竟战功可是他们晋升官职的资本。
郑宝的想法和孙策一样,也是想要展现自己。
臧霸、甘宁想要晋升将军。
贺齐、朱然、朱桓等也不甘心于一个小小的校尉。
只有诸葛亮,目光平静,一脸淡然之色。
因为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刘平出面,丹阳的山越是根本没有反抗余地的。
只是他心中很好奇,刘平要如何对付这些丹阳山越。
刘平同刘备一般仁德爱民,诸葛亮在徐州也是闻名久矣。
“大家请坐。”
“这一次叫大家来,正是商讨如何治理丹阳的。”刘平道。
众将都显得有些兴奋,毕竟在场的大多都是武人,军功就是自己晋升官职的基础。
但诸葛亮却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刘平并没有说出“征讨山越”,而是说“治理丹阳”。
扬州地区的山越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势力也极其庞大,要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困扰东吴数十年的时间。
东吴的许多人马都是依靠攻打山越获得的。
像是孙策、陆逊、贺齐等都打过山越。
其中要说最有名之人当然要属“琅琊少年诸葛恪”了,通过围困战术从丹阳地区的山越之中获得了四万精兵。
刘平也不认为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彻底解决山越的问题,因为这不现实。
山越组成极其复杂,除汉人豪强武装集团外,还有吴越遗民。
甚至他们也一直活跃在各个朝代的历史上,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刘平认为历史上东吴一味的依赖“暴力征讨”这一手段,对付山越是不正确的。
在这一点上,刘平认为诸葛亮在处理南中蛮族的手段上就要高明非常多。
当然也不是说,诸葛亮的手段就可以一劳永逸,历史上说“南人不复反”,完全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南中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和持续产出,支持诸葛亮的北伐大业。
刘平认为可以达到这种状态就差不多了。
说到底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
“将军,不知要如何用兵?”
“霸自请为先锋!”
臧霸主动开口道,征讨山越,进行山地作战是他的长处。
见有人要抢功,孙策立马着急的开口道:“策熟悉丹阳地形,又与此地的山越渠帅有交手的经验,自问更有资格担任先锋!”
武将都是暴脾气,见孙策这样一个刚刚归降之人,要抢夺功劳,臧霸立马怒目而视。
孙策则是回瞪一眼,意思很明显,不服气,出去比试比试?
“好了!”
刘平拍桌打断了两人,中气十足:“都坐下,像什么样子!”
臧霸和孙策两人乖乖坐下。
刘平目光环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都屏气凝神,竖起耳朵听,在他们看来,刘平这是要决定先锋的人选了。
最终刘平的目光望向了牛勇,众人顿时神经绷紧,居然是牛勇吗?
但下一秒,刘平开口说出的话,却让在场的人都莫名其妙。
只听刘平问:“牛中郎,你明明是丹阳郡人,为何跑去徐州下邳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