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数万骑兵,恐怖的袁绍!(1 / 2)
在公元195年末的时候。
呼厨泉派遣骑兵去迎接自己的哥哥於夫罗返回南匈奴,结果没想到,在陈留郡遭到了刘平的攻击,损失了数千人,於夫罗的脑袋都被刘平割走了。
这一次的两万余匈奴骑兵,一共有两名统领。
其中一名正是於夫罗的儿子,呼厨泉的侄子,南匈奴左贤王刘豹。
另外一名则是南匈奴右贤王,同时也是呼厨泉的心腹去卑。
呼厨泉本人自然是不可能来的,要不然被袁绍扣留在邺城岂不是完蛋了。
另外这一次之所以答应帮助袁绍,除了报仇之外,自然还是因为袁绍开出的条件足够的丰厚。
徐州富庶,获胜之后,袁绍允许他们劫掠。
这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反正劫掠的又不是邺城河北。
唐朝的时候,为了获得回纥骑兵的帮助,唐朝朝廷允许这些回纥骑兵劫掠长安。
光是一听就感觉逆天。
朝廷领外人劫掠首都,叛军却要守护京师?
谁是叛军?谁又是正统?
南匈奴因为势力庞大,受到了袁绍的礼遇和利诱拉拢。
幽州还有并州边缘地区,如代郡、上谷等地的鲜卑小部落,袁绍就丝毫不客气了。
强行征调他们部落中的青壮男子,带着马匹和武器组成骑兵南下,这部分鲜卑骑兵有万余人。
不来?
哼哼!
谁敢不来?!
你以为和你商量呢?
在这批鲜卑小部落骑兵中,有一个名为轲比能的人。
轲比能出身鲜卑小部落,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
他所出身的小部落就在幽州和并州边上,紧挨着这两州。
因为连续不断的战乱,所以不少幽州、并州的汉人流亡到鲜卑地区。
轲比能接收了他们,同时这些汉人也教会轲比能使用兵器和文字。
轲比能开始效仿朝廷治理部落。
在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三年前,轲比能还通过护乌丸校尉阎柔向朝廷进贡。
这一次轲比能所出身的部落,也在袁绍强行征调的部落中。
因为会说汉话和鲜卑话,成为这支鲜卑骑兵的统领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支鲜卑,拓跋鲜卑,领头之人名为拓跋邻。
他是索头鲜卑首领。
此外还有儿子拓跋诘汾以及孙子拓跋力微。
对方出身的鲜卑部落是靠东北辽东那边的鲜卑部落。
也为袁绍所征调。
不过他们这支鲜卑部落不是零散的小部落,而是比较大的大部落,除了强行征调之外,袁绍给了一定的好处和许诺条件。
另外还有就是幽州的乌桓。
此前的时候袁绍已经征调了万余乌桓骑兵,如今他又从乌桓人当中征调两万余骑兵,条件和并州的南匈奴类似。
乌桓人帮东汉人打仗是老传统了。
他们一开始帮助的人,名字叫刘秀。
光是这一次征调的骑兵,就足足有五六万人!
南匈奴人、乌桓人、鲜卑人,因为并没有在袁绍统治疆域之内,而且游牧民族居住的都比较分散,所以聚集他们,再让他们南下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袁绍也有足够的时间,因为这五万骑兵是和自己的中军一起南下的。
...
长安。
曹操召集自己的文臣武将议事。
荀彧、钟繇、董昭、曹仁等出席了这一次会议。
荀攸此时驻守在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