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幸福工厂不相信饥荒 > 第124章 尘埃落定

第124章 尘埃落定(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后,吴先生感觉自己仿佛重生了一般。

虽然衣服依旧是粗布短打,但洗去了身上多日积攒的污垢与汗臭,那种清爽感是由内而外的。

“新来的几个跟紧了,等下带你们去吃饭,别走岔了。”赵老三的大嗓门响了起来。

赵老三并没有直接带着吴先生等人去食堂,而是先走向了寨子中央那座最明亮的建筑——学堂。

还没走近,一阵阵稚嫩却清晰的、整齐划一的读书声便传了出来。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这声音与他在南扬郡城听到的,那些所谓世家子弟有气无力的吟诵截然不同。

它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

赵老三将他们带到学堂的窗外,便不再前进。

他双手抱胸,靠在墙上,示意他们自己去看。

吴先生小心翼翼地凑到窗边,向里望去。

几十个半大的孩子,正坐在一排排简陋的木凳上,挺直了腰板。

他们面前的小桌上,放着一块块巴掌大的石板,手里则握着炭笔。

在最前方的讲台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正拿着一根教鞭,指着一块大黑板上的字,一字一句地领读着。

孩子们读得很大声,很认真。

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被迫与不耐,眼神里闪烁着的全是好奇与专注的光芒。

那是在探寻一个全新世界时,才会有的光芒。

吴先生的身体,彻底僵住了。

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让他的四肢都变得冰冷。

开民智……他在开民智!

意识到这一点后,吴先生感觉一阵毛骨悚然。

食物可以收买人心,重赏可以激发贪欲,坚固的盔甲和锋利的兵器可以赢得战争。

这些事情,吴先生都觉得可以理解,可以应对。

但眼前这一幕,彻底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

自古以来,“知识”便是上等人的专属。

士族门阀之所以能世代延续,靠的便是对书籍和教育的垄断。

而眼前的李胜,竟然在毫不吝惜地将这份最宝贵的财富,赋予这些最底层的泥腿子的后代!

他是在培养自己的根基,是在为他的“新规矩”,培养最忠诚最认同的下一代!

十年,二十年后,当这些识文断字、懂得“道理”的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将成为这个新秩序最坚固的柱石。

届时,任何旧有的法度与伦理,在他们面前都将变得不堪一击。

这一刻,吴先生终于明白了。

这不是妖术,但远比任何妖术都要可怕千万倍。

郡守大人……我们面对的,或许不是一个想要割据一方的枭雄……

而是一个想要……彻底改变这个世道的……怪物!

在“不经意”间路过学堂后,吴先生一行人终于到了食堂,吃了一顿名副其实的饱饭——大碗的白米饭,配上土豆炖肉。

虽然肉不多,但浓郁的肉汤拌着米饭,依旧是他们这辈子都难得尝到的美味。

饭后,夜色已深。

这天晚上,吴先生几乎一夜未眠。

学堂窗外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像无法驱散的魔咒,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回响。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他闭上眼,眼前浮现的不是什么银甲天兵,也不是那奔流的铁水,而是那几十双在昏黄灯光下闪闪发光的充满了求知欲的眼睛。

他从床上坐起身,看向工棚外面。

他那几个同样辗转反侧的手下,也感应到了什么,纷纷聚拢过来。

窝棚内没有点灯,只有月光从缝隙中漏下几缕惨白的光。

“收拾东西,我们天亮就走。”吴先生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一名手下忍不住问道:“大人,不多留几天了吗?那李胜的炼铁之法,还有那高产的仙豆……”

“那些都不重要了。”吴先生打断了他。

他缓缓站起身,月光照亮了他半边消瘦而凝重的脸。

“炼铁之法再精妙,也只是奇技淫巧。粮食产量再高,也不过是匹夫之勇。你们都看到了,他在做什么?”

他环视着自己的心腹,一字一句地说道:“他在开民智。”

“开民智”这个词的意义,让在场的所有人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他们都是郡守府的精英,自然明白这三个字背后所代表的是何等颠覆性的力量。

“一个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枭雄,郡守大人可以招安他,可以分化他,可以用更高的官职爵位收买他。”

“但一个试图让所有泥腿子都识文断字的狂人……”吴先生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战栗。”

“普天之下,没有任何一个君王或世家,能容得下这种人。他若成事,便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死敌,是现有法度的掘墓人。”

“此等祸患,必须立刻上报郡守大人,一刻也不能耽误!郭公子那边……万万不能再让他胡闹下去了!”

第二天天还未亮,吴先生便带着他的人,主动找到了正在工地上巡视的赵老三。

经过一夜的休整,他们六人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但身上的疲惫感却像是渗入了骨髓,短时间内难以消除。

“赵管事,多谢这几日的款待。”吴先生对着赵老三拱了拱手,姿态放得很低。

“我们兄弟几个,实在受不住采石场这般繁重的活计,商量了一下,还是想到外面去讨生活。”

“这是我们这几日挣的贡献点,还没来得及换,就……就都孝敬给赵管事您了。”

他说着,将一块记录着点数的木牌递了过去。

这是他们昨天收工后,从管事那里领来的“工钱”。

赵老三接过木牌,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嫌弃。

“怎么?嫌俺们这儿的活累?这才干了两天就不想干了?”他的大嗓门在清晨的冷风里传出老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