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宽宏大量(2 / 2)
仉勇小跑过去,单臂轻松地将深深嵌入地面的巨剑拔起,扛在肩上。他环视那些呆若木鸡的近侍,冷哼一声,声音如同闷雷:“尔等几个,不过是从巡检司刚调去东宫当差没多久的新丁,仗着几分血气,就敢在王爷面前强出头?东宫的规矩,看来是还没学透!”
东宫近侍们被他道破跟脚,又慑于其威势,顿时面面相觑,气势全无。
秦王见状,哈哈大笑着再次从太子面前呼啸而过,语气充满了戏谑:“太子殿下,真是可惜啊!我本想让仉勇帮忙打个猎物赔给你,可惜他这人啊,在边军野惯了,下手没轻没重,直接把你的猎物碾成泥了!仉勇,还不快给太子殿下道歉?”
说罢,他根本不等回应,已如一阵狂风般再次策马远去,活脱脱一匹脱缰的野马。
仉勇面向太子,微微躬身,声音依旧沉闷:“太子殿下,抱歉。卑职行伍出身,下手粗鲁,没轻没重,惊扰殿下了。”
太子脸上依旧挂着那温润和煦的笑容,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无伤大雅的玩闹,柔声道:“无妨,孤早知仉大人神勇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就在梅谷内暗流汹涌之际,许舟一行人已牵着马,缓缓走出了红叶岭的密林。
眼前豁然开朗,晨雾像一匹被骤然掀开的白纱,露出层叠山势环抱中的一片碧瓦金脊——大玄西山第一刹:碧云寺。
据传,此寺始建于天启前朝,却并非寻常梵刹,而是当朝国师为镇压“西山裂隙”所建。
那裂隙深处,传有三十六重天坠落的“碧落残晶”,晶气蒸腾,夜夜化作青云,缭绕山巅,故得“碧云”之名。寺成当日,国师以残晶为核,铸七座铜殿,暗合北斗之数,塔顶更立“金刚宝座”,实乃封镇之柱,锁住晶脉,不使妖氛外泄。
正因如此,碧云寺自开山便肩负“镇妖”与“弘法”双职。
寺内五百零八尊紫檀罗汉,并非木雕,而是当年国师亲赴北海,亲手刻成——每尊脚底暗藏铜机,可转颈、抬臂、启唇,若活物低诵,被百姓称作“活罗汉”。
每逢朔望,机括启动,五百零八口同声梵唱,声浪可传三里,猎户谓之“碧云铎”,说是听一声便消灾定魄,其实乃借晶气共振,替万佛低诵,亦为封镇仪式一环。
中轴尽头,那座高耸入云的金刚宝座塔,塔身以汉白玉与青金石砖混砌,五塔并立,即“五方镇煞”;塔顶百八风铃,风过时,铃音清越,能短暂扰乱妖类五感,为巡山者指路定脉。在当时,此塔被记作“镇妖塔”,与京城“建极殿”匾后那枚“璇玑武库”神剑,同列为镇国重器。
寺外左侧,更有一条被藤蔓遮蔽的“僧录磴”,石阶窄仅容肩,却是寺内僧人运水、运炭的暗道,亦通后山卧佛寺旧塔林。猎户图里,这条磴道被标作“碧云背”,白日亦阴冷潮湿,石面生满青苔,一滑脚便是十丈深涧,故而巡山兵卒极少涉足;
实则塔林与磴道下方,便是当年国师亲手刻下的残阵,若从高空俯瞰,整座碧云寺七座铜殿、五塔、一磴,恰组成一个阵法,只是岁月侵蚀,纹线已浅,再难辨认。
如今因春狩戒严,寺门紧闭,铜环缠朱绫,贴着内务府封条;前山石板路被铁蒺藜封断,唯有后山“碧云背”依旧无人把守。